你有路怒症?这不是病,但也得“治”
2013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你有路怒症?这不是病,但也得“治”
专家提醒:不用过多担心、放轻松、平常心、给情绪“降温减压”
田林峰 记者 董方
 

车友们在讨论路怒症时,提到最多的就是,路怒症是心态不好造成的。诚然,人自身的心理素质对于路怒症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对于“路怒症”有人认为不是大事,不必在意;有人不同意,认为这样会造成交通安全,有危害。他们认为车主在“路怒症”的左右下,可能出现不遵守交规、敌视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将严重恶化道路交通状况,并且在压抑、烦躁的情绪控制下,可能出现感觉和知觉被封闭的情况,如只看前不看后,听不见其他车辆鸣笛,将刹车错踩成油门等,也会造成很大的交通事故隐患。此外,带有不良情绪驾车还会引发生理疾病,有研究表明,出租车司机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两倍。

当路怒症已经出现,作为驾驶员,我们究竟该怎么面对它?本报记者采访了合肥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钟慧,听她谈谈如何“治”好路怒症,如何让行车安全多一份保障。         

“‘路怒症’不是病,不用过多担心”

路怒症首先不是病。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钟医师认为,“一般情况下人只要不遇到烦心事是不会轻易发怒,如果发怒是病,就不会只在开车的时候有了。”在钟慧看来,路怒症是一种发怒的表现。她进一步解释,不要把“路怒症”看得那么重,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大家只要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开车就算遇到什么烦心事,自己也可以调整好。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保持一颗平常心。

钟慧举例说,一般老司机这样的情况比较少,新司机刚上路的一段时间内“路怒症”会比较明显。“这就是心态问题,老司机开车时间长,已经能够适应那样的环境,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路上的小事情他们都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会轻易动怒。”她解释道,“新手开车少,年轻人比较多,突然的环境转变他们一时间调节不过来,就会觉得难以接受。”钟医生劝戒大家不要过多把“路怒症”放在心上,调整好心态就好。

放轻松 给“路怒”降降温

由于在开车时驾驶员的精神需要处于高度紧张、集中的状态,驾驶的疲劳感会慢慢从生理上转到心理上,这也是为什么驾驶员的心理更容易受到刺激的原因。所以驾驶员要从心理上自我放松,多转移注意力,多缓解压力。可以试着在路上听听舒缓、轻快的音乐,或者是听听广播里的相声、笑话之类的。

“放轻松,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哪里都可以。”钟慧说,对于“路怒症”的表现,钟慧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她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一切烦心事的良药,开车当中遇到的不顺心,也属于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不必刻意去对待。她建议经常开车的人,可以在自己的车内放点音乐,缓解一下开车紧绷的神经,或者找人陪自己,尽量不要一个人驾驶,有人说说话就不会感到无聊。此外,良好的作息时间是基本保证,疲劳驾驶的人不仅脾气大,本身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慢一点 做好自我调节

一些心理专家也认为,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

如:开车时驾驶员一旦觉得心烦气躁,可以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多几次深呼吸,保持头脑的清醒;试着与前行车辆保持一定车距,减少发生交通意外的几率; 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先打个电话给好朋友倾诉一下,心情舒畅后再上路; 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的时候看一看等等。

此外,在饮食上也可以多注意调理,长期吃清淡饮食,性情会比较温和,同时,少吃油炸和甜腻的食物、多喝凉水都是防止“路怒症”的好方法。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高定国甚至研究出,开车路上嚼口香糖的时间越长,心理上的积极因素就会越多,开车违规的次数就会越少。

“城市的快节奏正以生产力的名义加速着我们的生命,理想中随遇而安、恬淡自然的慢生活已经越来越远。要想治疗“路怒症”这种现代病,当务之急,就要把生活节奏慢下来,优雅的慢行。”这是一位网友的话。正如钟慧所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一切烦心事的良药。

不过,顺畅的道路交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路怒症”也会有不小的降温作用,对“路怒症”的治愈需要“内功”自修和“外功”的更好结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