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浩
温州龙湾区高考生小王考了561分。他报考的是杭州师范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定向培养),龙湾区只有1个名额,而他的成绩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一。这意味着,只要委培的用人单位同意,小王就可以顺利成为大学生,不仅每年有1万补贴,毕业后还能得到一份事业编制工作。然而,得知成绩的第二天,一名“说客”就来到了小王家,他说,小王不符合报考条件,希望小王放弃志愿。(本报今日14版)
此新闻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主要是因为这位“说客”特殊的身份,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张副局长的丈夫。张副局长的女儿也报考了这个专业,如果小王放弃,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顶替小王的名额。对此,笔者有以下几个疑问。
首先,温州市此次定向培养招生是不是“因人设岗”?按说,一个地市定向培养招生,其招生名额和限报条件都应该在招生简章中详细说明,尤其是地区户籍限制更要特别备注。如今,该单位副局长之女排在第二名,却找出了第一名户籍不符的理由。人们不禁要问:你们的招生计划中明明写的是“龙湾区户籍”,用人单位为何却只招“开发区户籍”,你们在招生计划中为什么没有特别标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字样?并且,省卫生厅6月18日发布的公告中也没有?为何经济开发区只有副局长之女一人报名?这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其次,张副局长老公劝说小王放弃该志愿是不是“此地无银”?张副局长称,老公去小王家劝说,是出于好心,“我们是邻居,有人情来往的,怕他耽误了填报高考志愿。”对此,笔者就纳闷了:副局长老公劝说小王究竟是为了谁好?是小王?显然不是。但其急切的心情给人们的感觉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还有,紧急增设的名额到底是为谁而增?据悉,“小王为副局长女儿让路”的事情曝光后,温州市卫生局紧急协调,经省卫生厅、教育厅同意,龙湾区新增了一个预防医学专业的定向计划名额。也许,这个结果对小王和副局长之女来说,可能是两全其美,但笔者则不这样认为。
在我看来,这个增设名额无论是为谁而增都不该。凭什么要为副局长之女增设名额?这算不算是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