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昨日扬子晚报报道,针对作品的“物质化”倾向,郭敬明解释:“上一代的人生里面不存在物质这个概念,大家吃住行都一样,他们面对的是生存,但现在已经2013年了,大部分的人会经历生存的极限状态吗?不会的,人们不会面对这样的东西。”
凑巧的是,人民日报同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小时代和大时代》的文艺评论,批评郭敬明及他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小时代》“幼稚浅薄”、“沽名钓誉”。在文章结尾,作者刘琼声色俱厉地写到:“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请出列,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者也请走开。”
这是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一个强调时代变化,认为今非昔比,“恋物”有理;一个坚持文艺创作要有精神追求,“普通人或可目光和目标向下倾,作家和艺术家不能不为时代唱大风。”文艺领域百家争鸣并无不妥,但个人认为,双方各执一词,都要把对方一棍子打死,似乎无益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必须承认郭敬明的观点确有偏颇之处。过去物质贫乏,他所谓上一代的人生不存在“物质”概念,或许有些道理,但并不代表他在作品中宣扬的价值观念值得称颂。正如刘琼所说,作家和艺术家当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文艺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更应输出高尚的价值,净化人性中的丑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年轻人当中,郭敬明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从纵向的文化结构层次来看,郭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还不够成熟。同时,以郭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文艺从业者,都表现出极强的创新能力,对他们,可以批判,但或许还没严重到要棒杀的地步,比如“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出现”。
一个繁荣的文化市场,一个璀璨的文艺时代,一定会允许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共存,各种价值观和思潮激烈碰撞,最终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我们期待这种繁荣和璀璨,就必须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预留好管线,要相信即使是一无可取的作品,也有它存在的理由——至少为优秀作品提供了价值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