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棉火灾莫非要问责雷公?
“无根树”是官风败坏的产物
酒厂未出世 年份已久远?
下一篇4 2013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储棉火灾莫非要问责雷公?

辛 木
 

7月1日18时许,中储棉山西侯马代储库发生火灾,初步估计,约有2.46万吨棉花过火。未造成人员伤亡。代储库工作人员曾向消防部门报警称,大火是由雷雨天的“雷击”导致。但也有质疑认为,代储库自身配备了消防设施,应当对雷击等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见今日本报16版)

从中储粮到中储棉,堂堂“国字号”储备仓库的消防体系咋都那么脆弱呢?按照中储棉相关人员的说法,中储棉火灾似乎要比中储粮火灾更“无辜”——中储粮火灾是因为金属配电箱因短路打火而引发火灾,而中储棉火灾则直接是“雷击”所致,好像没有半点人为的责任。看来,如果要追究责任,那也只能去追究“雷公”的责任了。

据介绍,中储棉侯马代储库共有10座棉库,库存约3.6万吨棉花,其中露天垛堆放约1.7万吨。火情由露天垛堆而起,波及4座棉库。这个露天垛堆1.7万吨棉花的情形尤其令人痛心疾首。我们知道,中储粮火灾的发生,正是与露天储存有着密切关系。这次中储棉又是露天垛堆,火灾的发生是否同样与此有关联?

当然,无论是中储粮还是中储棉,都对露天储存有着充足的理由:室内仓库不足,暂时储存,很快要转运他处,等等。但是,就算可以露天储存粮棉,但必须要做好露天储存的安全防控工作吧。尤其是夏天,像棉花这种易燃物品,首先应该有防范雷击、防范电线短路的万全之策,不能存有半分侥幸之心。

火灾不但暴露了中储棉在消防设施方面的短板,也暴露出了其在消防观念上的滞后和迟钝。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储粮火灾刚刚过去一个月,中储粮火灾的惨重教训理应让中储棉惕然心惊并时时刻刻引以为戒才是,至少应该举一反三,消除掉可能会导致火灾的所有隐患,这其中就包括雷击的因素。火灾的发生表明,中储棉显然缺乏这种应有的敏感性。

许多重大事故中的所谓“天灾”总有着人祸的影子,中储棉的“不堪一击”尤其如此——为什么一场“雷击”就轻易击垮了中储棉的防雷设施?是否需要有人为如此“不堪一击”的消防安全防范体系负责?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