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们需要您的聆听
一周荐书
不是人间一样香
《新时代儿歌》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是人间一样香
——读《大明奇才方以智》
刘姗姗
 

读完陶善才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奇才方以智》的时候,正是“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的时节。此刻香樟漫路,幽香袭人。

不由得就想起那位被梁启超称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屈原。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使得“重五”(端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和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而年轻时极其喜好屈原《离骚》的方以智,晚年在明清易代之际,也与文天祥一样投江自沉,并从此湮没于历史的尘沙。直到梁启超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始对方以智如此学问大家,却湮没无闻,而发出“不知何故”的惊世之问。

随着近代以来方以智几百万字的著作逐渐被发现,特别是留美学者余英时先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了《方以智晚节考》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一致惊叹:方以智是明清易代之际,我国封建社会大震荡中涌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但是,由于清初文字狱的破坏,社会的变化,时代的久远,方以智的生平事迹多已湮没难考。

那么,陶善才先生在他的这本新作里,是怎样来写这位旷世奇才的呢?

学者黄裳曾经说过,一部古书、一篇古文,往往能从其中发现时代的一些特征、一些线索,看得出当时的思想、人物、典章制度等。陈寅恪通过爬梳大量的古籍文献,写出了明末才女柳如是这么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避开了按部就班的史论文章架构,以娓娓道来的文学笔韵,将严肃的历史话题点染出无限生趣。

陶善才则是以崇祯十二年也即1639年为故事发生的原点,以方以智写于当年的《龙眠后游记》作为全书的牵引,故事情节也由这篇游记的提示来展开。表面上看,似乎是写方以智回乡畅游龙眠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实际上则是在幽微中纵横融贯、左牵右引、上提下挈。全书共十六章,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篇,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既有宏阔的大历史事件,也有细微生动的小故事。不仅情节展开自然,细节纤毫毕现,考据翔实严谨,而且布局谋篇新颖别致,人物风貌亦旧亦新。读者仿佛置身于明末那个沸鼎同煎的时代,但见朝廷内外、官场上下、儒生野老、才子佳人、忠勇权奸、敌寇乱民,各色人等纷纷走上舞台来尽情表演。

作者的写作态度是严肃的,这就使得本书与当下的戏说历史书籍判然有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自序里谈到写作目的时说,是为纪念乡贤方以智诞辰400周年而写。作为土生土长的桐城人,作者与一班研究者同好,经常爬梳乡邦文献,热衷田野调查,有关桐城世家大族以及方以智出生处、少时读书处、游历处、同邑学友、亲戚故交、家族脉系的梳理考证,其细致与精到,令人信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本书还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明代的桐城人文地理文献。这为不是桐城人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

“苍穹无一字,俗世各纷言”。方以智曾被时人誉为“四真子”(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然而他以“死生本来一庄子”而自诩,并写有词句“不是人间一样香”。读过《大明奇才方以智》,或许你能真正理解了他的“不好名”、“不畏死”——他其实不就是异代的屈原、文天祥吗?尽管已经被历史雪藏了三百多年,但这位“东方思想大哲”的学术影响和精神光茫,仿佛经冬雪压的梅花,正穿透深邃的历史,绽放出愈加袭人的奇香!

(《大明奇才方以智》,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