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防醉、DNA鉴定羊肉串真伪、自酿纯麦芽牛奶啤酒……昨日上午9点,安徽大学第一次集中展示本科生研究成果。所展出的162个学生研究成果,涉及动物模型、环境、生态、食品等领域。
基因鉴定 66个样品羊肉不到2成是真
在一块题为《运用Cytb基因鉴定“羊肉串”真伪》的展板上,记者看到,“在所采集的66个样品中羊肉只占19.7%,猪肉占68.2%,鸡肉占6.1%,鸭肉占4.5%,牛肉占1.5%。”这一数据,说明市场上所卖的羊肉串中,只有不到20%是真正的羊肉。
随后,记者找到了该成果研究者、2009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薛纯。
“这66份样品来自66个不同的摊点”。薛纯告诉记者,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假羊肉串等食品的报道,但目前国内还缺少针对性的系统的检测方法,于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羊肉串等肉类食品物种来源进行鉴定应运而生。”据薛纯介绍,“简单地说,就是用DNA鉴定羊肉串真伪”。
此外,这一研究结果还显示“1元/串的样品中大多数(89.1%)为猪肉,2元/串的样品中羊肉所占的比例较高,为75%”。据该项研究的指导老师张保卫副教授介绍,虽然研究本身还不是十分完善和科学,取样还不够多,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情况。
千杯不醉 三种中药提取物联合防醉
中国拥有悠久的酒文化。酒喝多了伤身,碍于面子或人情,喝多甚至醉酒在节日期间却是常见。市场上宣称具有预防醉酒功能的药品近年来也纷纷出现,但这类药物却没有真正预防醉酒的。
昨日,在展览现场,一个“多种中药提取物联合防醉作用”的研究,吸引了记者驻足观看。
“经过翻正反射实验,通过对葛根、石斛、茯苓三种中药提取物醒酒效果分析验证,所得最佳醒酒‘配方’……”2009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张永周告诉记者,若以此实验依据,对其作进一步实验分析与临床研究,可能把此产品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