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它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只要在秸秆地里“走”上一遭,就能把秸秆嚼碎了,然后再撒上有机质,它的兄弟——大马力拖拉机就会出马了,把这些铺着碎秸秆的土地翻个个儿,这样,秸秆就被埋进了土地里,不但能作为肥料,还不会因为焚烧污染环境。
昨日,在合肥肥东县撮镇镇长乐居委会,记者亲眼看到了这“兄弟俩”的工作。
“你看,就是这样的一台收割机和一台反旋耕灭茬机,能把秸秆‘打’回土地的肚子里。”肥东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郑贤指着正在工作的两个“大家伙”告诉记者。
它们中的一台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收割的时候把秸秆放在“嘴”里咬一咬,而另一台加装了反旋耕灭茬机,能将深20多厘米的土地翻到表面。
郑贤透露,这个一种旋耕技术,可以把秸秆埋进土地里,让秸秆还田,“不会因为焚烧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埋进土地里的秸秆还可以作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
这样两台机器的工作效率,一个小时可以让5~7亩的秸秆还田。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的梦想却不太容易照进现实。
相关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台机器分别售价七八万,在整个肥东县加装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大约几百台,而灭茬机大约只有十几台。
“机械数量缺口非常大,离不开政府的推动。”
机械费用高、功耗大、成本增加等似乎成了阻碍秸秆还田梦想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