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实为大别山余脉,位于安徽合肥市境内,是其下辖巢湖市和肥东县北部的东西分界山。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四周罗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与神话契合。
浮槎山海拔不高,自不可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但行走在山中,放眼四野,依然是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据说,当初与浮槎一起飞来的有龙、鹫、牛等,皆变石形,让古今游人依状搜寻,成为山中一大景趣。
援山径而上,在山中的齐都峰顶,可见清白二泉。与其他地方的泉水不同的是,山顶上一眼泉里竟能流出一清一白两股泉。清泉从东北角石缝中流出,经过一尺多宽的石堤,变成白色进入圆池。浮槎山的泉奇还在于清白二泉并悬于山上,却水位稳定,久旱不涸,绵雨不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泉奇,自然衍生佳话。
北宋嘉佑三年,庐州镇东军留后李侯登临浮槎,见了山上的奇泉,便自取来饮。因李侯是品泉论水的行家,细品之下,觉甘冽无比,自以为是为水中上品。如此上好之水,自然要与懂水之人分享。他立即想到了当朝大文豪、也是品水大家的欧阳修。于是用陶罐装上一些浮槎之水,急急从庐州送给远在京师的欧阳修。
欧阳修品尝以后,对浮槎之泉赞不绝口,挥笔写下《浮槎山水记》,作为给李侯赠水的答谢。《浮槎山水记》全文700多字,乾隆年间被载入《四库全书》。文中写道:“所寄浮槎水,味尤佳。然岂减惠山之品?久居京师,绝难得佳山水,顿食此,如饮甘醴;所惠远,难多致,不得厌饫尔!”欧阳修将浮槎之泉和无锡的惠山泉相比,认为两者之间伯仲难分,并以路远难致,不得多饮为一大憾事。
欧阳修对浮槎山水的钟爱,对后来中原地区以及庐州茶文化的推动、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到了晚清时,合肥的李鸿章府更是长年累月派家人前往浮槎山担运泉水烹茶享用。至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六安茶叶浮槎水”之说,该是当时合肥人一个比较上规格的享受吧。
泉为文润色,文为泉增辉。登浮槎,品清、乳二泉(今称合、巢泉),笑谈人世佳话,茫茫漫漫之浮槎由此更具风情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