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于“9个神秘商界圈子”的帖子在网上热传。据说,中国的企业界大佬们,正是通过这些圈子抱团取暖,实现商业共赢的。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更需要在转型期的中国加强合作。
当年,史玉柱因为巨人大厦项目失败,欠下2亿巨债。后来,他所在的泰山会创始人之一、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所以才有老史二次创业的成功。
再后来,四通集团出现危机,在史玉柱的鼎力相助下,成功实现了往保健品行业的转型。如今,史玉柱“推位让国”,辞去了巨人CEO,但商业巨头们的圈子还在,这些圈子仍然在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圈子文化是人际关系的精髓,人们会因为相同的职业、兴趣、追求甚至利益结成各种各样的交际圈,在圈子中解决问题,寻求共鸣,建立秩序。
圈子有很消极的一面,有时它代表小团体主义,是拉帮结派者的乐园。晚唐的“牛李党争”,明末的东林党与三党(浙齐楚)之争,都是加速朝代衰亡的哀歌。
不过,圈子并不总是关系家国天下,很多时候,人们结成圈子,只不过为了某种爱好或消遣。旅游爱好者,游戏爱好者,摄影爱好者……人以类聚,独乐乐总是不如众乐乐。
文化人的圈子,往往会演变成一种流派。安徽文坛历史上的“桐城派”,即一种师承圈子和同乡圈子的合体。而晚清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淮军,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江淮武人的圈子。
名人圈子未必都那么严肃。民国时期,胡适与徐志摩、潘光旦等一批文化人,时常相约搓麻将。胡适经常输得两袖清风,方才罢休。
尽管适之先生后来在那篇有名的《麻将》中痛斥:“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见哪一个长进的民族,文明的国家,肯这样荒时废业的吗?”不过他倒忘了自己在“长城伟业”中为GDP做的贡献了。
圈子一旦涉及到地域之争,就立即变得狭隘而野蛮。网络上,时常会有基于地域差异的相互攻击。其实,说“河南人是骗子”,“东北人是黑社会”等等,都是一些粗暴无知的地域观念。
地域圈子积极的地方,通常表现在各种老乡会中。中国人看重同乡情谊,同乡之间的力量团结,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影响。历史上徽商的形成壮大,就源自同乡圈子内部的信任和互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分工的细化,各种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圈子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豆瓣的兴趣小组,百度的贴吧,微博的粉丝团,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这是一个圈子爆炸的时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人的本性是害怕孤单的,所以才有了亲友圈子,才会从家庭中走出,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加入更多的社交圈子。
海明威说,世界并不美好,但值得奋斗。所以,我想说的是,混圈子,需要屏蔽狭隘观念和功利思想,需要向圈内圈外传递正能量。让我们通过圈子紧紧拥抱,并肩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