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 黑胶年代
2013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合肥遇见老碟(上) ——音乐篇
重温 黑胶年代

孙婷/文
 

我们每天走在路上,日影照耀,得悉光阴的纹理如同映衬在自己的皮肤之上,我们得悉那些带有光阴的物件在博物馆里,得悉刻录着时间的故事在老一辈人们的记忆里。可远远不止这些,时间被尘封在一些老胶片、老唱片、老电影里,在旧书,在旧报纸,甚至在各自的家谱里。

在合肥,总有些人还留存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薄膜唱片,留存着傻瓜相机,二手市场买来的老碟片,粮票或者明信片。总有些人怀旧,总有些人追求极致的美。听音乐,要听到密纹唱片上的纹理,看电影,要看到碟片盒里磨损的海报边。

在公共汽车上,在尘土飞扬的大建设路边,在旅行者背包远游的火车车厢里,随处可见带着耳机的人群,在节日商场的促销里,在曲艺爱好者的戏台上,在爱得死去活来的KTV包厢里,处处都有喧闹的声响——音乐几乎无处不在,吵得我们无处可藏了。一千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个人在听CD;一万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个人在用CD听古典音乐;十万个人当中,可能有一个人在听黑胶。都是音乐,不分贵贱,只是有人想要更完美的声音。

我们了解舌尖上的合肥,因为我们有吃货,我们注重味觉;我们知道哪里在卖当下最流行的小外套,我们有常办常新的模特大赛和时装杂志,我们看中外表;我们需要最新的电子产品,因为我们有苹果店;香水和鲜花店、百草园和动物园,我们一样不缺;还知道食品卫生和个人健康;一切都很完美,可耳朵总受污染,我们没有纯净的听觉世界,没有不受干扰的声音环境,有多少人在意噪音污染,又有多少爱音乐的人在意完美的音乐。

埃里克·侯麦在《双姝奇缘》电影的开头,乡下姑娘蕾妮特带着巴黎姑娘米拉贝,在凌晨的郊外,聆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响,“听,这是青蛙;听,这是布谷鸟”——所谓的“蓝色小时”,可当一阵摩托车的喧嚣扰乱了这一切时,蕾妮特气恼地哭了,因为害怕再也不能带她的伙伴来领略这“蓝色小时”……造物主带给了我们这些原始的音乐,也带给我们伟大的乐圣。贝多芬或肖邦,柴可夫斯基或巴赫,在近乎完美的模拟系统中,一次又一次地复活了。

黑胶年代,是西方世界的黑胶年代。在黑白片里,那种唱盘上杵一个大喇叭的简易款发声器,我们见得太多,然而,这种唱盘,究竟谋杀了多少黑胶真正完美的声音。在中国,人们对黑胶唱盘的误解究竟有多深:“听黑胶?那个听起来噼里啪啦的玩意儿?”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期间,国外的模拟发声设备蓬勃发展,已经能将黑胶的音质发挥到八九成,可国内的闭塞,却一直停留在三四成的水准。所以人们会认为黑胶的声音不好,殊不知不是唱片不好,而是设备滞后。当上世纪90年代CD逐渐成为主流载体取代黑胶之时,大家为这种数码的高水准而捧喝,再接着,因为CD唱机的发展,反过来刺激黑胶设备的跟进,到如今,发烧友们重又回过头听黑胶,认为这种模拟系统才能发出最完美的声音。

黑胶,或许在中国从来没有真正发出声过,亦或从普遍的广义上说,中国人没有真正听过黑胶,只有那执着苛刻的一小部分人,领略过它浩瀚或精致的发声。重温黑胶年代,是重温发烧友们对音乐极致追求的梦想,是假设五六十年代国外精良的设备涌入国内,黑胶从而最大化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希望越来越多的爱乐者,能够发现黑胶之美。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