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珠城”之称的蚌埠市开埠一百周年。100年前,随着津浦铁路火车在淮河大桥上的一声长鸣,老蚌埠集成了一片开放的热土,并诞生出我省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等产品。100年前,蚌埠从开埠的那一天起,在她所在的码头上,就缔造了表现各异的文化形态。
百年记忆,弥足珍贵。同年3月,本报记者赶赴蚌埠,追寻珠城当年在码头上创造的文化遗存。通过多方深入走访,并推出深度报道“珠城的百年记忆”,还原了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蚌埠。
有腾飞的翅膀,就有记者的追逐。2012年10月,本报重磅推出“践行走转改,迎接十八大——走进合芜蚌”系列报道,记者深入蚌埠科研、生产一线,与一线员工深入交流,挖掘企业自主创新亮点。同时,还深入了解蚌埠优化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切实举措,亮点纷呈的蚌埠正在为自身发展和辐射安徽聚积能量。
“感谢市场星报对蚌埠发展的关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新闻也是生产力。”蚌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勇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