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节,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悼念一位特殊的“逝者”——报刊亭。这一天,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将它的拆除,比喻为“撕掉了城市的一道文化符号”。(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只要管理得当,报刊亭的存在,原本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根据此前的报道,从拆除大约400座报刊亭每户给予3万元的补偿,再到为被拆报刊亭主提供“一亭一岗”就业补偿,当地相关部门的所作所为,貌似公允合理,其实是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管理理念背道而驰。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份零售报刊的减少,都意味着相应的文化输送血脉的断裂——当地市民常态的读书看报的习俗,被粗暴地改变。
不管是郑州还是其他城市,城市管理从来都不应该是“你来我往”的对立。比如对郑州相关部门而言,如果管理者把报亭视为“骨头”,那报亭的主人和广大市民,又会视这些管理者是什么呢?对号入座没有任何意义,正像每座城市都绕不开城管和小贩的“对立”存在一样:如果城管善意管理、人性管理,城市就显得开放、包容;反之,城市注定显得沉闷、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