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才出生两个小时左右的女婴,迎接她的不是软和的襁褓,更不是舒适的婴儿床,却是一个装满废弃秽物的垃圾桶。脐带还缠绕在她的脖间,一只小手还在不自觉地挠动着脸颊……
4月4日18时许,省城经开区康利园D区64号楼楼下,角落里的垃圾桶传来的啼哭声,引起了一位老人的注意,她好奇一瞥。这一看,让很多人揪心不已,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竟挤在垃圾桶里,身边堆满了刺鼻的秽物。也正是小生命那声坚强的啼哭,她才有了存活的希望。
垃圾桶里,惊现啼哭的弃婴
胡大妈住在小区南侧,单元楼就正对着这个简易垃圾站。
“幸亏当时盖子是掀开的,不然谁还能听得见哭声。”胡大妈很庆幸,她是第一个发现弃婴的目击者。胡大妈说,自己就在单元门前聊天时,“就听到几声哭声,声音不大,响了几声。”胡大妈还以为是幼猫嚎叫,没在意。
哭声时起时止,胡大妈一路寻来,盯着垃圾桶看。“还没来得及拨里面的垃圾,就看到一个婴儿的头露出来了。”胡大妈“啊”的一声叫出声,手足无措唤来了老伴徐大爷。
徐大爷说,当时垃圾桶里堆的垃圾挺高,几乎过半,婴儿孤零零地埋在一堆垃圾中,很可怜。垃圾秽物散发的刺鼻恶臭味,让人无法忍受。
“娃还是活的。”徐大爷麻利地将婴儿托起,抱出垃圾桶。连带着婴儿的,还有一个白色的用来装尿不湿的简易塑料袋。
尚存气息,好心人争相盖衣
婴儿浑身上下沾染秽物,脐带绕缠在脖上,“看样子出生没多长时间。”胡大妈说,婴儿全身上下无半点衣服遮盖。“特别显眼的就是那头发,乌黑乌黑的。”
起风的晚上,婴儿哭泣不止,瑟瑟发抖。一名路过的妇女甚是心疼,直接脱下自己的红色绒袄,当作襁褓,裹起婴儿。
大伙几乎是在谴责的骂声中,守护着这个逃离垃圾桶的小生命。有人还轻轻为其拭去身上的烂菜叶,可是都没有救助经验,一时犯了难。
胡大妈告诉记者,当日16时许,她来倒垃圾时,还未听到哭声,“估计也就是在那之后被扔进垃圾桶的。”
加上婴儿短暂的安静,以致很多居民并不知情,垃圾不断抛入桶内,“如果再晚一点,垃圾一堆高,捂住娃的嘴,恐怕就没办法了。”
基于这个残忍事实的基础上,还有一种更悲观的进展。也许一夜过去,这个婴儿,就会裹着垃圾,被倾倒进垃圾转运车里,永无发现的可能。
连夜转院,宝宝侥幸捡回性命
120医生对婴儿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生命体征稳定,考虑到脐带久露在外,担心出现感染可能,立即送医治疗。
记者从滨湖医院获悉,这名女婴被送来后,就进行了清洗,并对婴儿的脐带和胎盘做了医疗处理。
因婴儿“需要接受更专业系统的治疗”,当晚11点,带着众人的牵挂,婴儿被转至省立儿童医院治疗。
新生儿住院总医生许存欣告诉记者,通过详细检查,发现问题有些棘手,“婴儿的口腔内有一个直径四五公分大小的‘新生物’,导致婴儿呼吸不畅,已经进行呼吸机插管辅助呼吸。”
许医生称,婴儿胸口有多道伤痕,可能是积压割伤造成的,“目前未发现有伤口感染情况,身体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至于口腔内的新生物,许医生分析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先天的,需要手术切片观察病理属性。还有一种就是受外力因素导致,比如掼摔撞击,导致口腔里的腺体脱垂。”
许医生说,下一步需要各科室医生共同会诊,等条件成熟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影响到孩子声带发育,无法正常发音。”
在医院里,这个侥幸捡回性命的女婴并不特殊,她只是没有跟其他孩子一样有个可人的小名,但医护人员都会甜甜地喊她一声“宝宝”。
警方:这种抛弃行为,已触及法律和人伦底线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事发地辖区莲花派出所,该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民警对小区进行走访,不过,当晚并没有查找到太多线索。
一个连脐带都完好的婴儿,究竟为何被残忍遗弃?负责人表示,这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作祟,二就是父母有难言之隐,比如未婚先孕、私生子等其他隐情。”
但无论何因,这种残忍的抛弃行为都让民警愤慨不已。警方称:“这种抛弃行为,从动机或行为上都已触及法律和人伦底线。”
不过,记者在事发现场走访后发现,此处租房者众,人员流动大。根据女婴出生状况和被弃时间判断,女婴的父母或许就住在小区内,且与抛弃地点不远。
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郭爱律师分析,抛弃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已构成遗弃罪,“垃圾桶不属于正常场所,很少有人途经,弃者是故意带着掩盖为目的的意图,主观上不想让他人发现存活的婴儿。”因此,弃者行为对婴儿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应该依法追究责任。
郭律师还指出,如果在后期查出婴儿病情是因抛弃行为所致,那么弃者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
苏洁 星级记者 张敏 文/图
弃婴,泣婴!
与3月末的那次被弃超市的“靓靓”遭遇相比,这名“宝宝”被弃前后的细节,总让人有控制不住的痛和怒。
呱呱坠地,降临世间,却被当做垃圾般处理,一个不经意的弧线,丢进装满秽物的垃圾桶深处,混为一堆。我们情愿相信,正是那独处环境的恶劣和糟糕,才“催发”了女婴坚强的求生意识。
她的存活,带有一丝幸运和侥幸,更刺激着每一个人内心柔软的神经。
两个婴儿的生命轨迹在不同的地点交汇。前者带着苟延残喘的“母爱”——母亲含泪离去,一步三回头;而后者却是绝情,不留任何回旋与挽救的余地。
我们祈愿,两起弃婴事件交汇的强刺激,能真正带来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