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师 用礼仪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生离死别总让人感到悲痛,但对于礼仪师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逝者去得有尊严,让生者活得有希望,在一个人生命力的最后阶段,用礼仪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几乎每天,礼仪师杨国芳都要参加几次葬礼,忙着布置告别会场、写悼词、选择背景音乐、主持告别会。几乎每次葬礼,感性的她都要流下眼泪……
讲述:首次葬礼就哭到失声
机缘巧合之下,杨国芳接触了礼仪师这个行业。
而参加的第一次葬礼,就让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殡葬行业的小丫头哭到失声。
“当时我还只是实习生,领导带我去参加一次葬礼,让我体验一下。葬礼的主角是一个中年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遭遇难产。最终,孩子保住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杨国芳清楚地记得葬礼上的每一个细节,到场的人一个个绕场行礼,主持的礼仪宣读告别词,家属此后一一上前与亲人最后告别。
此时,背景音乐“天使的翅膀”适时响起,杨国芳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很多实习的人第一次参加葬礼,就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气氛,选择了离开。但倔强的杨国芳选择了坚持。
体会:每一次主持都如履薄冰
礼仪师的工作,流程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并不轻松。
每次接到一个葬礼主持,杨国芳会提前一天与对方家属联系,当天晚上就将第二天葬礼上准备的告别词写好。第二天葬礼的时间,要提前来到停车场迎接送葬的车队。此后在告别厅重新列队,将家属与来宾分开,这时才正式开始告别仪式。
“虽然名字叫做礼仪师,但我们的工作可不只如此,在与家属沟通第二天细节的时候,我们是策划师;到达现场以后,我们又是协调师;仪式开始之后我们是主持人;安抚家属的时候我们是心理咨询师;在家属询问相关细节的时候,我们又成了风水指导师。每一个礼仪师,都称得上是一个多面手。”
尽管已经主持过无数次葬礼了,但如今,杨国芳每一次主持还是如履薄冰,生怕犯一点错误。
认真:用礼仪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虽然平时亲和力十足,但在工作的时候,杨国芳常常会显得有些“苛刻”。
比如在入场时,杨国芳会提醒来宾禁止喧哗,会让来宾注意仪容,提醒一些来宾将耳朵上夹着的香烟拿掉;在仪式进行时,杨国芳会根据场面的气氛进行调节,如果家属的情绪过于悲伤,杨国芳会扮演一个理智的倾听者,而如果家属的情绪过于平淡,杨国芳就会通过煽情功底,把家属的情绪调动起来。简单地说,杨国芳会将整个现场的情绪,严格控制在一个“忧伤,但并不过度”的水平线上。
对于自己,杨国芳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不仅外在形象力求庄严和正式,在动作方面,从鞠躬的角度到宣读告别词的语气,再到现场配合的音乐,每一个细节,杨国芳都会严格要求。
“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是庄重且满怀感情的,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带着感情的才叫做仪式,不然那就只能叫做行为。”
但尽管如此严格要求,杨国芳依然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前不久,在主持一个16岁猝死高中生的葬礼时,同样身为母亲的杨国芳,在读到自己亲手写的告别词时,控制不住情绪哭到失态。但幸好,对方的家属并没有对此反感。
墓碑设计师 用心灵与逝者对话
流动的岁月,难忘的墓志铭。从业八年,程向阳设计过无数次的墓穴,也听过了无数人逝去的故事,每一座经过他设计的墓,除了墓碑的造型、选料,碑文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墓志铭都融入了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但每次结束后,他就得将这些统统抛在脑后,以免“入戏”太深。
程向阳说,从事这份工作,与其说是用笔和电脑圈圈画画,倒不如说是用心灵与逝者及他们的亲人对话,墓地是个形式,情怀更为重要。
入行:追求更“纯粹”的设计
“大学时我学习的是家装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2004年底,在犹豫徘徊了半年之后,我最终选择了这个职业。家人、朋友都不理解我的选择,但我心里很明白,来这里,我可以追求更纯粹的设计。” 程向阳,今年33岁,职业:墓穴设计师。
从入行至今,程向阳经历了3个阶段,从刚开始的抵触,到后来逐渐适应,再到如今,他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责任。
“可能对我来说,每一次设计只是一份工作,但对我的客户来说,那可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最后留念,是终身的大事。”
几乎每一次成功的设计后,程向阳都会收到来自逝者家属最真诚的敬意,这让程向阳感到一种由衷的成就感, 如今,程向阳与很多逝者家属成为朋友。
工作:纠结的情绪转换
与殡葬业的其他工作不同,身为墓穴设计师的程向阳,工作之中并没有太多接触逝者的机会。
“整个流程与一般的设计工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是与客户沟通,然后拿出你的设计方案,反复讨论修改后投入制作。然而,难的是情绪上的转换。”
要做好设计,就必须带入自己的感情,每一次设计之前,我都要听家属讲述逝者的故事,然后将自己带入那个气氛之中:我对这个人的看法是什么样的?我想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如果我是逝者,我会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归宿?
程向阳说,这就好比一个出色的演员,如果要将一个角色塑造得完美,他就必须将自己带入角色之中,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角色。
但与演员不同的是,程向阳要带入的角色,通常充满着悲伤、不舍和留恋。
更难的是,当工作结束后,程向阳要及时地将这一切放下,及时地从那个略显压抑的气氛之中跳出来,然后回到生活。
为此,程向阳和他的同事,一年要接受大约4次心理辅导。
相关新闻
合肥将重点打造城市公益性公墓仅收少量的管理费和成本费
星报讯(记者 赵莉) 入土为安,根据传统习俗,许多市民希望百年之后能有自己的容身之地,然而,选择经营性公墓购买墓地,市民大呼“买不起!”。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了解到,合肥将重点打造城市公益性公墓,仅收少量的管理费和成本费,让市民不仅可以享受殡葬基本服务费免费政策,还可以享受葬式优惠。
外观像椭圆形的小山丘,里面分上下两层,中间是走廊,两边是一个个房间,屋顶还安装了许多采光玻璃。这是哪里?这是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首个半地下式陵园,也是我省最大的城市公益性陵园。
包河文化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整个陵园占地近130亩,预计今年下半年,陵园2号馆就会开工建设。2号馆的建筑面积可容纳骨灰盒数量和1号馆一样,有64000个墓穴格位。
合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年长介绍说,合肥市多个区已经建造或正在准备建造城市公益性公墓。
张年长介绍说,目前合肥市共有4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分别为经开区青龙潭公墓、包河区文化陵园、高新区2个社区公墓,此外,新站区、庐阳区等正在对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