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墨之间书写木作技艺传奇!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50岁出头的胡公敏,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徽派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32年来,他亲自“掌案”参与过香港志莲净苑、黄宾虹纪念馆、戴震故居、徽州府衙等诸多大型古建工程的重建和修缮。尽管自身的技艺已炉火纯青,但胡公敏却面临如何传承和保护之惑:传统木质建筑的活不多,徒弟们难得有学习良机。
一招一式间藏有“绝活”
昨日上午,在歙县县城一处古建修复工地,记者找到胡公敏,他正低头将一个个木制构件进行组合。
“‘斗拱’是徽州古建筑中独有的构件。”胡公敏指着还未组装好的斗拱说,在古建筑中斗拱起到承载和装饰作用,选材方面非常重要,考虑其承载力一般都是选用杂木,同时按照承载力来确定制作斗拱大小。
胡公敏兴奋地介绍,一般的斗拱只有三层,而他当年在香港的志莲净苑建设工程上,精心做出九层超高超大型仿唐斗拱,“师傅传授了‘徽州大木木雕’等许多绝活和做法,是其他地方都难以学到的”。
“在徽派古建筑上,特别是樑架、斗拱、雕刻等关键技艺,一般人都很难领悟其中奥妙,有的学艺十几年都无法掌握其中精髓。”胡公敏说,他每承接一项工程,首先按照业主方要求画出草图,然后告诉工人们如何编号,如何制作木构件及榫卯,特别是在制作樑架和斗拱时,计算尺寸不能有一点误差,否则就无法组装。
费尽心思让徒弟学得容易
去年12月份,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公敏入选。从业32年来,胡公敏伸展绳墨、雕刻创作,用一双温润有力的手,书写着木作技艺的传奇。
据徽州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章望南介绍,“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由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与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一道“捆绑”申报,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营造技艺,许多绝活都是传承人口口相传,没有书面传承,全靠徒弟的悟性和记忆力。为了便于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胡公敏在实践中独创出“杖板划线法”,不仅让徒弟们更容易理解,而且在划线当中不需要一次次借助尺子,还增加了尺寸的准确性,对那些复杂木构件,它的优势就格外明显,尤其是在斗拱制作方面更是一大突破。
要保证工匠有活干留得住
如今摆在胡公敏面前的现实是,即使有人想学这些关键技艺,可因为活不多,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要传承,必须让工匠有活干有钱挣,同时练就工匠手艺。”胡公敏如实地道出自己的心声:如今人们居住条件大为改变,木结构房子已退出市场,只有古建筑修缮和保护才能让这门技艺有用武之地。他说,有活干的时候,一天能挣一百多元,但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因此有些工匠中途退出干起了装修业。
“徽州古建文化博大精深,比如屋柱上的雕刻,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雕法。”胡公敏说,偶尔碰到有大木活或者古建筑群修缮的时候,他总是把徒弟们喊到身边,手把手进行传授。
若他们实在吃不透时,胡公敏则画图讲解,或找一样旧的物件让他们参考,抓住每一个传授技术的绝好机会。
希望有天赋的大学生学艺
胡公敏对传承的隐忧,还来自于年轻工匠们的心理浮躁。他说,很多没有固定工作的年轻人,没有耐心和耐力来学这门技艺,宁可外出打工。而有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想学,但因文化水平不高,根本无法掌握木作技艺精髓,也就谈不上“掌案”了。
目前胡公敏拥有一支近80人的木作团队,在胡公敏的带领下,能够独立承接古建筑木构件整体设计放样、修复及重建。虽然徒弟中很多人都有绝活,但还没有一个能够担当起“掌案”师傅的角色,胡公敏担忧地说,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性,很多工匠达到一定的层次后,提升就有难度。
“传承人不仅是传授一种技艺,更是在传承一种信念和文化,由此才能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的内在动力。”采访结束时,胡公敏向记者提出,希望通过报道能让感兴趣的大学生加入他的队伍,最好是学建筑专业,又有美学天赋的人才,“只要他们肯来,我会毫不保留地将木作技艺传授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