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羊毛含量只有14.1%”“黄金酒参照白酒存放 ”……昨日,合肥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2年十大消费投诉典型案例。在案例中,商家存在欺诈、误导等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对每个案例,合肥市消费者协会都进行了分析和提醒。本报精选了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消费欺诈:100%羊毛含量只14.1%
【案情简介】石先生于去年3月在某商场买了知名品牌羊毛衫一件,标签标明衣物成分为100%羊毛。在穿着几天后发现衣服严重起球。省质检部门检测发现,该毛衫的羊毛含量为14.1%,属于不合格产品。消协责成商场向消费者退还双倍货款,承担鉴定费用,赔偿消费者交通费、住宿费等一千元,并要求商场将该批货物及时下架。
【案例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商家承担惩罚性赔偿的案件。生产厂家应十分清楚衣物的成分比例,却在标签上做假。对此,认定为消费欺诈。
食品过期:黄金酒参照白酒存放
【案情简介】2012年11月7日,周先生在某连锁超市购买了两盒黄金酒作为礼品送给长辈。第二天对方告诉周先生,送来的黄金酒已经过期。尴尬之余,周先生带着酒到超市讨要说法,要求超市退货并给予赔偿,双方分歧较大,争执不已。
经调查,该酒保质期为两年,周先生购买时已过期两天。后经调解,该超市为消费者退货并赔偿2300元,消费者表示满意。
【案例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因购买到已过保质期的食品类商品而引发的纠纷。合肥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类商品时,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避免购买到过期的商品。
偷改资料:个人隐私安全成隐患
【案情简介】李先生于2008年3月在某通讯公司签订入网协议,并用本人的身份证申请了新号。2012年2月,李先生到营业厅办理业务时,发现一直使用的号码的户名不是自己的名字,户主已变成他人。
经调查:初步推断该公司在办理此项业务时未按照规定操作,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实。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该通讯公司一次性补偿李先生8000元,李先生与通讯公司解除合同,放弃对该号码的使用。
【案例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通讯运营商私自更改消费者资料,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十大案例,可登录本报门户网站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