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备忘
火中取栗 当了“股神”丢了业绩
3上一篇 2013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部分上市公司炒股成瘾 以证券投资为副业
火中取栗 当了“股神”丢了业绩

杨晓春
 

上市公司炒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虽饱受诟病和质疑,却从没有遭到明显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证券投资为副业,精准操盘、低买高卖实现巨额炒股收益,但做股神的公司依然是为数不多,而部分公司更是炒股成瘾,以至于慢慢荒废了主营业务,业绩甚为惨淡。

据统计,进行股票投资的上市公司家数2007年有493家、2008年有500家、2009年有505家,2010年有539家。而截止到3月7日,在已经发布年报的公司中,共65家上市公司持有股票,有6家公司甚至持有10只以上的股票,而其中,持有股票最多的是杭州解百,其发布的年报表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其持有21只股票。而历史上炒股最夸张的,当属金陵药业,其2010年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竟多达510家。

有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是股神。但大多数时候,是“你理了财,但是仍然财不理你”,梳理年报时发现,在持有超过10只的股票中,华西股份、秦川发展、方大炭素这三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51%、112%、42%,而他们持有的投资品种数额在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排名前五。而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比如雅戈尔,甚至慢慢偏离主业,把炒股当成了主业来进行。

上市公司理财的心态可以理解,但证券投资显然属于高风险之列,对于不规范的A股市场来说更是如此。当年银广夏因为财务造假东窗事发,不仅导致众多机构投资者纷纷喝下苦酒,也使那些欲“捞一把”的上市公司损失惨重,如轻纺城曾因银广夏暴跌,亏损超过7000万元,也招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抓好主业才是最重要的。盲目炒股理财,无异于火中取栗,不值得提倡。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