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设李太白文学奖未尝不可
钱兆成
莫言的诺奖效应蔓延到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昨日告诉南都记者,他今年将撰写提案,建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他甚至已为这个奖项想好了名字,就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赵丽宏建议这个奖不由作协组织,由非官方基金会来承办,要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3月4日红网)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更基于众人心中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诺奖情结,笔者以为是应该设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奖项,而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个奖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孔子不能算一个纯粹的文学家,屈原投江自杀给人不幸感,杜甫很好,但杜甫生前的确没有受到认可,由于南宋家国凋零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迎合了当时人的心理需求,他才得以被挖掘出来。文学家生前惨淡,死后成名甚至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的确有点煞风景。
然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给人以愉悦感,李白的诗风反映了盛唐的景象,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所说的那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里吐出一个盛唐,所以不妨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由此,以李白之名命名文学奖,主观上能够体现一个大国气象的愿景,客观上符合当下众多人对于当下文坛的反思和期望。
同时,不反思中外文学不对等的根基,是没有出路的。文学既是个人思想的集中阐发,又需要中外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更需要是一个对比的参照系,可以说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种竞争,是一剂兴奋剂,相当于在一群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的“沙丁鱼”里放入一条“鲶鱼”,以达到鲶鱼效应的目的。
最后一点,运用基金的方式,由民间和政府联合组织这项文学大奖,这种方式既能够体现公平性,又不失权威性,更能体现文学的独立性。长期以来,作家被收编进体制内,按照级别定待遇,这固然有一定的长处,但专业作家长期被“圈养”的后遗症,即是与公众情感、大众审美产生隔膜,直接导致了文学家的角色在公众视野里备受冷落,文学的声音也变得可有可无。
文学首先是一个个体的创造活动,首先是以每一个单独的个体的自我充实和自我完善为基础的。民间力量的介入,给文学评奖以独立性的可能,是对文学创作的纠偏引导,民间与政府合作,也是一种话语调和,避免一种话语断裂与思维混乱,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应该能起到一种很好的导向作用。
基于此,笔者以为设李太白文学奖未尝不可。
反方:评点世界之前,先拿镜子照照自己
叶孤城
近年来,中国提议和计划设立世界性奖项的人有不少,但设立世界性奖项,仅有专门评奖机构,和源源不断的奖金,并不代表就可以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
目前成熟稳定的世界性奖项,为大众所熟知的有诺贝尔、奥斯卡等,前者创立于1901年,后者始设于1928年,都有半个世纪以上的积淀,创设机构或个人本身就是一定领域的权威。当然,只有这些并不能确保奖项被全世界所认可,影响力的关键,还在于评选规则的公平。
拿诺贝尔奖来说,诺贝尔遗嘱中特别指明,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诺贝尔的遗嘱,对保障诺奖评选的公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单是这一点,就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做到。
世界性奖项会不会有倾向性?恐怕难避免会有,因为规则是死的,评委却是活的,除非有结构绝对合理的评审团队,否则就难以做到绝对公平。而这恰恰是赵丽宏们提议在中国设立世界大奖的理由,他们认为,只有中国设立了自己的世界性奖项,才能掌握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
这种观点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文学话语权只能靠作家和作品来争取。如果某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能掌握话语权,那莫言获奖之后,为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学的整体颓势?“争夺话语权”观点的背后,是一种可怕而又可鄙的操纵思维,认为文学和股市一样,存在庄家和操盘手。这种言论本身就是对文学的亵渎,在妄图评点世界之前,何不先拿镜子照照自己?或者还是踏踏实实写一点能带来话语权的作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