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纪录片的春天,没有安徽的绿叶
2013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独立纪录片的春天,没有安徽的绿叶

王震
《铁西区》剧照
《流浪北京》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大众的目光再度投放到经年冷门的纪录片,也让其中更加冷门存在着的独立纪录片得获惊鸿一瞥。

近20年来,随着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独立电影逐渐成为一批电影人追求艺术价值的新探索,独立纪录片属于独立电影的一种,也就是“体制外”的纪录片。然而,与独立剧情片相似,独立纪录片也一直游离于官方的许可之外,很难进入普通受众的视野。尽管经常在国外获奖,但因缺乏播出平台和资金来源,独立纪录片的处境并不乐观。

著名策展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认为,中国独立纪录片“可以被算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和价值的艺术门类”。然而,在独立纪录片领域,安徽本土目前尚属空白。

更多是姿态的独立

谈到中国的独立纪录片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有哪些代表导演和作品等问题时,左靖坦言中国的独立电影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此之前由于电影制作完全是国有制片厂行为,中国基本上是没有所谓独立电影的。

在纪录片领域,吴文光制作的一部完全不同于电视台纪录片形式的作品《流浪北京》,被视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独立纪录片作品。此后独立纪录片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时期,张元的《广场》、《钉子户》,康健宁的《阴阳》,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王兵的《铁西区》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作品。

从左靖的采访里,我们知道中国的独立电影在经济上和艺术形态上都自觉地同主流官方模式保持距离,同样他们也无法进入中国的院线市场,只能通过小圈子传播,国外送展等方式让自己的作品获得影响。中国的独立电影更多的是姿态的独立,意识形态和社会学意义大于其美学和视听语言上的独立意义。

相对“主流”而存在

独立纪录片属于独立电影的一种,而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媒介和团队协作的产物,被冠以“独立”之名,本身就代表着有与“独立”相对的主流和庞大的生产制度、运作体系、语言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存在。

左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法国、日本等主要电影国家的大制片厂体制逐渐瓦解,各种独立制片行为变得活跃起来,个人拍摄电影的门槛不断降低,独立电影的创作才开始真正地普及开来,并成为一种重要的革新大众趣味和主流电影语言的媒介力量。

“独立纪录片其实也是一种‘舶来品’,国内独立纪录片的兴起,也是受到国外的影响。”左靖介绍,近几十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独立电影的创作一直很发达。一方面,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使得独立电影的创作越来越便捷和低成本;另一方面,由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影节,艺术影院,美术馆和高校学术放映所构成的艺术电影展映网络和研讨、传播平台也为独立电影人提供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访谈 安徽目前还是空白

记者:独立纪录片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左靖:独立纪录片成为中国独立电影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收获,2000年前后,数码影像制作技术的普及直接促使了一大批如王兵《铁西区》、杨天乙《老头》、杜海滨《铁路沿线》、孙志强《自由边缘》等从不同角度、题材、观点关注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的民生现实和个体生存与心理状态的纪实影像的出现,之后,这股纪录片的创作潮流一直延续下来,几乎每年都会产生一些具有现实分量的纪实作品。

较为瞩目的有丛峰的《马大夫的诊所》、冯艳的《秉爱》、赵亮《上访》、张占庆《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徐童《算命》、毛晨雨的人类学纪录片系列等等,一些当代艺术家如艾未未、沈少民、邱炯炯等等也积极地加入到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而大批青年影像作者的纪录片作品的涌现也不断丰富和革新着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内容和样式。就作品涵盖与介入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艺术家个体面对真实的勇气和创新力量,中国独立纪录片无疑可以被算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和价值的艺术门类。

记者:安徽是否有从事独立纪录片创作活动的导演?

左靖:很遗憾,安徽目前的纪录片创作,虽然也有人开始对此进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独立纪录片创作的人员。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这门艺术的发展,以及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在文化艺术资源上的进一步集中,只要环境和条件适宜,应该会有这方面的人才涌现。

中国独立纪录片大事记

1990:云南的电视台工作者吴文光完成《流浪北京》的剪辑,该片是首部独立于国家电视台体制的纪录片,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也是纪录片在中国成为民间影像记忆的发端。

1991:时间、王子军、邝扬、陈杰等人在北京成立了“结构·浪潮·青年·电影”小组,即SWYC小组。同年12月,该小组在北京广播学院组织了“北京新纪录片作品研讨会”,新纪录片运动在中国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1992:吴文光等“新纪录片”运动代表人物于西单胡同张元家进行了一场讨论和聚会。该场“西单聚会”同上一年的“北京新纪录片作品研讨会”一起被视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发端起来的新纪录片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1993:在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上,五部中国独立纪录片入围参赛:《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吴文光)、《大树乡》(郝智强)、《我毕业了》(时间、王光利)、《天主在西藏》(蒋樾)、《青朴——苦修者的圣地》(温普林)。

1994:同年,张元与段锦川合作,用16mm黑白乐凯胶片在天安门广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广场》,本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1995:这一年的重要作品有吴文光的纪录片《四海为家》,该片被视为《流浪北京》的后续。

1997:段锦川的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获得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首部获得此项大奖的纪录片。李红的纪录片作品《回到凤凰桥》获得山形电影节“小川绅介奖”。 同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包括,张元的纪录片《钉子户》,冯艳的纪录片《长江之梦》,以及康健宁自筹资金完成的纪录片作品《阴阳》等。

1998:李红的《回到凤凰桥》以25000英镑的价格被英国BBC公司收购,这是大陆独立纪录片作品首次被国外电视台收购。

2000:王芬的关注家庭内部生活的纪录片《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为当年重要作品。

2002:王兵纪录片作品《铁西区》5小时初剪版本获得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3: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连续获得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大奖,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弗拉哈迪大奖”、法国南特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大奖。

2004:现象工作室策划了第二届纪录片交流周,即首届中国纪录片论坛,参加展映的影片数量达70部,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国内优秀的独立纪录片的集体亮相。

2005: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在中国合肥举办,本次活动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北京现象工作室联合举办。

2007:4月30日至5月6日,第四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于宋庄美术馆举行,冯艳的《秉爱》获得优秀纪录片,赵大勇的《废城》获得评委会大奖,林鑫的《三里洞》获得独立精神奖。

2008:第五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在宋庄美术馆、现象电影院举办。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