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很多人写书,如大家朱熹、戴震等等;很多人刻书,最著名的莫过于鲍廷博;同样也有很多人收藏书。在他们心里,这些书是和生命同等重要的物品。这里所说的三个人,是爱书、写书的徽州人最典型的代表。
朱熹和理学思想文献文化巨人的“书人生”
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他的一生,无不在读书、著书、征书、赐书、刻书、购书、赠书等方面中度过。
读书:读书穷理与格物致知是朱子理学认识论的最重要的观点。朱熹在学习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读书方法,其弟子将此总结为“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著书:为建构其完整、缜密的理学思想体系,集理学思想之大成,朱熹一生勤奋,努力著书立说,并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有些著作如《大学章句》、《论语集注》等“更定数四,以至垂没”。他著述宏富,内容广泛涉及传统经学、理学、史学、文学、文献学乃至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经、史、子、集四部俱备。在中国著述史上,朱熹的著述比之前人,也是最多的一个。"
征书:朱熹在各地兴学施教,常常遇到当地图书不足的的困难,向社会各界征集图书,是其常用的方法之一。他在任同安主簿时,县学缺书,朱熹曾从福建帅司资助,民间征募,以及从县学残存中整理这三种途径,共得可用之书1200多卷。
在南康白鹿洞,为了扩充书院的藏书,朱熹广发信札,向江东、江西两路诸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图书,由此求到“本路诸司及四方贤士大夫发到文籍收藏,应付学者看读。”
赐书:对在白鹿洞书院始复之初并不支持的朝廷,朱熹也有办法请其赐书。淳熙八年(1181年)三月,朱熹上状乞请孝宗御笔为白鹿洞书院书额;并援引北宋太宗时江州太守周述奏请以国子监本《九经》赐白鹿洞书院之例,请赐宋高宗手书石经及印本《九经注疏》、《论语》、《孟子》等书。此请出乎意料的顺利。尤其是御书书院匾额,无形中使白鹿洞书院的修复得到当今圣上的恩准和“钦定”。
刻书:乾道年间,朱熹由于奉祠家居,仅领半俸,生活陷于“艰窘不可言,百事节省,尚无以给旦暮”的困境之中。为了摆脱此窘境,也为了保证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够顺利进行,他在讲学和著述之余,在当时全国最大的刻书中心——有“图书之府”之誉的建阳崇化,在此地刻书作坊、售书书铺林立之处也开设了一间“书肆”,从事图书印卖的商业活动。试图以此维持生计,弥补其俸禄之不足。不仅如此,朱熹在后来担任地方官的南康、浙东、漳州、潭州等地,仍不时从事他所喜欢的刻书事业,据笔者统计,迄今可考的刻本仍多达30多种。
购书:朱熹在建阳刻书,其友人、门人多有委托其购书、印书,如江西周朴,是朱熹考亭书院的门人。一次,他寄钱给朱熹,希望老师能帮他买一批建版图书。朱熹答复说,要买的书已经买到,但所“补印《汉书》,不知是要何等纸?板样大小如何?其人未敢为印,有便仔细报及,当续为印也。”
赠书:售书之外,朱熹更多的是将其所刻印的图书,其中主要是自己的著作赠送给他的友人和弟子。在《朱子文集》中,朱熹赠书给友人、门人的记载是很多的。如他曾将所刻吕祖谦《古易》送给陈亮;将南康刻本《周子通书》和胡寅的《叙古千文》等多种图书送给友人向伯元……
鲍廷博和《知不足斋丛书》 40年倾尽家财刻书
鲍廷博祖籍歙县长塘村,祖父鲍贵是经营冶炼的,在杭州致富成家,遂迁居杭州。
鲍贵爱读书学习,家里收藏文献很多,仅两宋图书就有300多种。鲍贵要求儿子鲍思诩好好读书学习,希望他功名及第,可鲍思诩屡试不中,无奈只好继承家业经商,但诗书从不离身。鲍思诩的儿子鲍廷博,学习勤奋,善于吟诗。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打消了中举做官的念头,继承祖业经商。
鲍廷博以藏书、献书、刻书闻名,是鲍氏家族迁居杭州的第3代人,可是鲍廷博在文稿中习惯于称自己是徽州歙县人。现在人们看到的鲍氏署名多为:“歙鲍廷博”、“歙西长塘鲍氏”。
鲍廷博一发现好书,就不惜重金购入。日积月累,鲍廷博收藏的图书称雄一方,成了全国知名的大藏书家。
鲍廷博藏书,是因为他爱读书,有过目不忘的功能。书商把书揹到他家门口,凡是他见过的书籍,便能记得,而且能说出来某卷某页的错别字。有人不相信,拿着书当面试探他,他不用翻阅图书,只要看见古书的板口, 就能回答出该书的作者是谁,哪个年代、哪个书坊的版本, 该卷书哪页有什么错别字, 准确无误。他是个令人叹服的奇才。
鲍廷博的藏书楼名为“知不足斋”,以这个楼名激励自己发奋读书。乾隆皇帝的皇宫内府书室也题名“知不足斋”,而且说是“斋名沿鲍氏”,可见鲍廷博是天下闻名的读书人了。
《知不足斋丛书》的一些善本是他亲手抄来的。如南宋地方志《咸淳临安志》,书以《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为基础,通过抄录增补成100卷。鲍廷博抄录的《南宋群贤小集》,是研究南宋江湖诗派的书,28册,此书是学者们喜爱的善本。1801年鲍廷博描述该书的传录过程:曹楝亭-郎温勤-石仓-厉鹗-马曰琯-钱景开-汪雪礓。鲍廷博1761年春在钱景开处抄得此书,然后请善书手抄写,严昆季、潘德园、郝潜亭等人帮助抄校此书。为出版此书鲍廷博先后共用了40年时间。
鲍廷博为《四库全书》献书获得皇帝赏赐后,他决定在书业领域做出更大贡献,他决定刊刻一套大型丛书——《知不足斋丛书》。
《知不足斋丛书》共30集,收古书207种781卷。该丛书收集了200余种善本、稀见本图书,为天下学术界所称誉。鲍廷博祖孙3代历经50年,刻印完这套丛书。私人刊印如此这般的大型丛书,可谓工程浩大。
鲍廷博从1776年开始,到1814年去世, 他后半生近40年倾尽家财刻书, 无怨无悔, 持之以恒,清廷颇为关注。公元1813年,浙江巡抚方受畴向鲍廷博传达皇帝旨意,询问《知不足斋丛书》刊刻情况。鲍廷博在原来已经进呈丛书24集的基础上,再次进呈丛书第25、26集。嘉庆皇帝十分欣慰, 褒奖鲍廷博年过80岁,好古积学,老而不倦。嘉庆皇帝赐给一生科第不兴的鲍廷博“举人”。
许承尧和乡贤文献末代翰林收藏遗墨
歙县人许承尧,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成为中国“末代翰林”之一。曾师事著名学者汪宗沂先生,与同学黄宾虹相交莫逆。
他回到家乡,与同学一起兴办学校。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对明末乡贤手迹的收藏。
1913年,许承尧以不惑之年,受甘肃将军兼督军张广建之邀去了祖国的西北边陲,出任甘肃省政务厅秘书长等职。在甘肃十年后,有几百卷古代写经伴随着他回到了家乡。他曾对这些写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断代研究,据说连王国维自叹弗如。
当时,人们所能见到我国的纸质文献,唐代的已是凤毛麟角,而敦煌藏经洞一次出现几万件晋魏隋唐纸质文字,可见影响。许承尧于其中选出书写最佳及有年份的精品40件,藏于老家大厅楼上,榜之曰“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裹以黄绫缎套,储以小形檀木匣中,妥慎珍藏,而将其他一些变换成晚年出游的资金。
许承尧的收藏特别重视徽州前代乡贤遗墨,片纸只字,他都着意收藏。明亡后徽州有气节的遗民大约四百多人,他大多收集了他们的遗墨,并装订成册,题名“乡闾拾零”,达数十册之多。
还有一个《玩芳亭卷》,全卷20余人作品,皆为明弘治中的歙县诗人及书法家手迹,初为黄宾虹所得,后归许承尧。
许承尧得到徽派朴学的江永、戴震、金榜、程瑶田四家墨迹以及他们的手校书,高兴不已,写信给好友黄宾虹,“近弟得汪雙池、江慎修手校书,汪雙池及江、戴、金、程四家遗墨俱收全矣,告公一慰。弟近年得乡里珍籍颇多,不忍散失,将来拟捐存徽州公共地方。”
这位末代翰林的收藏,无非想的就是为故乡多留一些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