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日探访发现,部分基层政府机关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江苏某地级市政府一名门卫称,可为领导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顺利进门,可能给领导添堵的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苏北某县政府一名门卫则称,他曾因为放进上访户,险些丢掉饭碗。(2月20日《燕赵都市报》)
接受采访时有专家称,改变一些“衙门”难进的状况,“应进一步强化机关工作作风,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强化公职人员素质”。这样说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具体到各级各地机关部门的“深宅大院”,具体做到何其难哉。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需“层层矛盾,层层化解”。比如避繁就简地说,如果各级各地相关职能部门,都能敞开为民办事的行政大厅的大门,撕开和民众间不信任的隔膜,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状态,将民众的常态诉求及时化解、就地化解、源头化解,民众还会“不得其门而入”地寄望于敲开地方主管领导干部的办公室大门,希望让他们直接关注,进而使得自己的常态诉求能够从快从速地解决吗?
那些还在故作神秘的公共管理者,在提供常态管理和服务时,能够尽早摒弃隔膜、对立的管理思维——能将接纳民众常态诉求的门槛逐步降低,亦能实现“衙门管理”向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逐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