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想回家啊,但觉得混得好一点的时候再回去会更好。”快过年了,和周围喜滋滋买返乡火车票的同事相比,在外企工作的方一斌坦言自己“今年不想回家过年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记者却发现,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盼归族” 变成“恐归族”。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过年“恐归”的心理,到底该如何调适呢? 记者 李皖婷
经济压力大不敢回家
今年30岁的王振结婚已经三年了,但他也仅仅在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带着自己的妻子回了趟老家。“第一年回去之后,才发现,真的是吃不消。”
王振老家在山东淄博,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合肥一高校里担任辅导员,每个月拿到手的收入有三千多元。妻子跟他是同行,但由于单位不同,收入仅有两千多元。2009年夏天结婚后,小两口就成了“房奴”。
“结婚第一年春节,我带着老婆高高兴兴地回了趟老家。婚后回家在我们老家算是很隆重的事情。”王振说,当时为了准备回老家的礼物,两口子还专门列了一个礼物清单。据王振回忆,当时自己的礼物清单就写满了整整三张A4纸。光是烟酒就花掉了三千多元,加上礼品的钱直奔六千大洋。
礼品的花销仅仅是王振过年回家花销的一部分。“压岁钱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那次回家,王振需要准备的压岁钱就已经超过两千元,而老年人的红包更是超过了四千元。
加上来回车费,那年回来之后王振算了一下,一共花掉了一万四千元。这是小两口三个月的工资。“现在干脆不回家过年了。在合肥,也清静些。就跟父母说学校要值班,走不开。”王振笑得有些苦涩。
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王振想了想又补充说,自己也不是不回去,而是都是利用其他节日回家。“比如五一这样的假期,就只用给父母准备东西就好,也不用散红包。”这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王振已经攒下了两万多元。
父母逼婚不愿回家
赵晖阳过年不回家却有自己的理由——父母逼婚。已经30岁的赵晖阳明白,父母也是为他好。
赵晖阳是阜阳人,来合肥工作已经有两年了。“在阜阳工作也谈了女朋友,但因为工作变动成了异地恋,后来俩人都觉得太辛苦,就分手了。”提起往事,赵晖阳说,可能是自己太看重工作,这两年父母看在眼里也着急,自打他来了合肥,妈妈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给他,旁敲侧击地说哪家女孩子不错什么的。
2012年春节,在合肥已经工作得小有起色的赵晖阳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因为离家太久,我年二十八就偷偷溜回家了”。谁知道,刚刚到家父母就通知他,已经给他安排了相亲。赵晖阳说,当时以为父母也就安排了一场而已,谁知道,从过年回家一直到年初四,天天都有相亲。“最多的一天我跟三个女孩子见面,除夕那天下午,我还跟一个女孩子见面了呢。我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借口公司临时急事要我处理,提前买了车票回了合肥。”
整个2012年,赵晖阳觉得父母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不停地催促他赶紧结婚。赵晖阳亦从最初的无所谓,到现在觉得有些强人所难甚至有些抵触。想起去年春节回家相亲的痛苦经历,赵晖阳就头疼。“今年真不想回家过年了。”
独生子女去谁家过年都不好
蔡婧与赵铭的面临的却是“幸福的烦恼”。分别来自湖北荆州与河北唐山的两个人在大学时候相爱,2011年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在合肥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眼瞅着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两个人却犯了愁。
“按照我老家的习惯,媳妇肯定是带回家过年的。但她家就她一个孩子,岳父岳母年纪也都大了,真的不忍心让老两口独自在家过年。”赵铭说,本来也曾打算双方带着父母去荆州或者唐山过年,一年一轮,但考虑到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身体并不允许长途旅行,况且是在春运高峰期,所以这个计划也泡汤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哪家都不去,我俩留在合肥过年,他们都分别在老家过年,这样双方也就平衡了。”赵铭想出了这个主意,蔡婧也表示同意。不过作为“弥补”,他们已经在元旦期间回去老家,帮老人们把该准备的年货都备好,然后就以各种借口回到合肥,准备今年就在合肥的新家过年。“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这却是横在我们独生子女面前的最大问题呀。”赵铭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