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义务无偿献血是血源的主要来源,外来务工者和高校学生这两个群体在无偿献血中占主体,但义务献血后,献血者常出现头晕、摔倒、外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情况,却很少有人过问。
“献血前未能做好献血者的体检工作,献血后营养补足不充分、随访跟踪环节不完善……”省政协委员陈伟旭认为,目前义务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明显不足。陈伟旭表示,目前社会对于义务献血者缺乏相关的保障措施,义务献血导致伤残或疾病没有相关的规定加以保障,因此也容易出现一次又一次的“血荒”。
“2011年12月上海市教委、市卫生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消息,上海市大学生无偿献血者将统一获得全国高校无偿献血关爱保险。”陈伟旭介绍说,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的无偿献血事业,这一做法也非常值得我省借鉴。
据了解,该保险由卫生部门出资、教育部门统一购买,大学生在无偿献血当日或次日发生健康事故,可获得最高10万元赔付,无偿献血者当年发生健康事故,可获得最高2万元赔付。
省政协委员陈晓鹏介绍说,为保证病人治疗用血,除了家属亲友献血外,还有一个办法为自体输血。什么是自体输血?简单说,就是在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回收的血液,一般适合择期手术的病人。
“建议我省加大自体输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在中心血站率先开展自体输血服务,逐步在各大医院推广,并给医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还应加强对自体输血全程管理,以消除病人对于该技术的疑虑等。”陈晓鹏认为,通过自体输血的方式可以缓解经常出现的“血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