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快报》报道,21日下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与经济界委员座谈,一名来自国企的委员发言建议本地项目优先采购当地企业产品,万庆良忍不住当场“发飙”。万庆良认为,“市场是开放的”,“提高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才是国企的发展方向。”
市委书记因国企委员的不适当言论“发飙”,体现广州市委对市场规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显示了广州市在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方面的现实作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困境:在长期养成的“行政依赖”下,一旦离开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和地方主义保护,就不知所措,亟需“帮忙”了。
这部分国企为什么需要政府“帮忙”?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国企利润中80%是由中石油等不到10家垄断企业提供的,其余绝大多数国企要么产能过剩、要么亏损。正如万庆良所言,一些国企“老想着在政府的温床上成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回避公平的市场竞争,更谈不上管理和运营机制上的优化创新,如此一来,不但企业盈利能力居低不上,严重的还会成为政府的包袱,绑架政府进行政策倾斜,甚至财政输血。
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企在全国经济框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从市场经济角度而言,政府都应一视同仁,特别是在投资环境和政策扶持上,更不能设置人为壁垒,压制一方为另一方腾挪发展空间。政府加快对国企的改革,引导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监管体制,把国企和民企置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才是真帮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