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就职典礼那些事儿
击毙32名绑匪 23名人质遇难
3上一篇 2013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流血收场 解救685名阿尔及利亚人和107名外国人
击毙32名绑匪 23名人质遇难

 

阿尔及利亚特种部队19日对在东部天然气田劫持人质的武装分子发起最后攻击,这场持续了四天的危机以牺牲了部分人质生命为代价告一段落。

据阿尔及利亚通讯社19日报道,阿内政部当天晚间公布人质劫持事件初步结果:自阿军方17日开展营救人质行动以来,解救685名阿尔及利亚人和107名外国人,击毙32名武装分子,同时有23名人质遇难。但媒体称,此次人质事件死亡人数还可能上升。

声音:对武力解救不满

在人质危机结束几个小时后,奥巴马发布声明说,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应该受到谴责,美国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恐怖分子的这一行为。这是奥巴马首次就此次人质危机发表直接评论。

英国国防大臣哈蒙德19日称:“这场人质危机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是骇人听闻和不可接受的。”

法国总统奥朗德则对人质危机的进展情况尚表担忧,并表示会对恐怖分子继续持强硬态度。

绑匪:“基地”头目遥控指挥?

有消息称,在17日的攻击行动中,有数名作恶多端的恐怖分子头目被击毙,这些自称是“血色营”的恐怖分子来自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加拿大、马里、埃及、尼日尔等国。

一个名叫阿扎瓦德的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成员对外界透露,取名“血色营”的突击队为此次劫持人质行动准备了多日。因为,他们不满阿尔及利亚政府在进攻马里叛军的行动中成为法国的积极盟友。据说,劫持人质的行动是在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头目穆赫塔尔用手机遥控指挥下进行的。

解读:阿军方攻击行动原因

有专家分析认为,阿军方17日的攻击行动,主要目的似乎不单单是出于对人质的解救。消灭并驱赶恐怖分子、保护油田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和生产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事发地仅天然气一项,就年产90亿立方米,约占阿年出口总量的18%,年产值约39亿美元,且主要出口欧洲;此外,阿油田还向英、美等国出口大量的优质原油。故此,区域安全和经济因素在打击行动中的考量不言而喻。

人质:炸药套在脖子上

获救的菲律宾籍工程师巴尔马斯达讲述了他死里逃生的过程,绑匪将一串串炸药套在人质的脖子上,并将他们塞进多辆装有炸药的卡车,以便在阿军方发起进攻时充作“人体盾牌”。      据《北京晚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