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大学生村官首次亮相
遗失物去哪里寻找?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现状急需改变
3上一篇 2013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没有强壮的体魄,怎能担当接班人?省政协委员呼吁: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现状急需改变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国家发展国力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持续下滑,尤其在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等方面令人担忧。

省政协委员杨金龙将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作为提案正式提交。杨金龙想借此机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体魄。

现状:应试教育下忽视体质发展

现阶段,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在素质教育的执行上缺少动力,体育课受到了很大冲击。

在这种制度下,学校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强行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或采取“放羊式”教学,使学生无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而迫于考试成绩和升学或工作的种种压力,绝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身体素质锻炼,从而影响了体质。

分析:学生体育意识较为淡薄

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校忽视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同时,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压迫和影响,以及缺乏社会和家庭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

同时,现代学生更热衷于进行室内活动,如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或电子游戏等等,而对传统的室外体育游戏失去了兴趣。

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加剧了学生体能的下降,如碳酸饮料、快餐等越来越多地受到年轻学生的热捧,虽然味道好,却对学生身体无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此外,高校体育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达标,高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不达标,也阻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建议: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锻炼意识

高校学生健康的体魄关乎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体现。杨金龙建议,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格素质教育等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智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现阶段,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知。同时,把体育教育及改革成果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校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把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此外,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制度上,还可以建立健全体育课考核机制,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队伍自身建设。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