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设立于新世纪伊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第十三届获奖者——王小谟和郑哲敏院士,他们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21位和第22位得主。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2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3个年头,除了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及2002年和2006年有一位院士获奖外,其余年份都有两位院士获此殊荣。
记者整理这22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资料发现,13年来,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此外,有16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73%,大多数院士有海外求学经历。在获奖领域方面,医学、化学、农业及生物学相对较多,这三类共有9位院士入选。 据《法制晚报》
年龄 获奖学者平均82岁
记者统计22位院士获奖时的年龄,最大的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和2011年获奖的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谢家麟,获奖时都是91岁,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
今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为74岁,相对还是较为年轻。
而7成多的获奖者集中在80岁以上,22名获奖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82岁。
学科 最高奖首授军工专家
记者经梳理发现,从13年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
2012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
其中,医学、化学、农业及生物学相对较多,这三类共有9位院士入选。
记者发现,航天、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是国家近几年发展的重点。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
评选 评审委员会记名投票
每年不超过两名获奖者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但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
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通过才算有效。
发现 自然科学头奖连空4年
昨天的颁奖礼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依然空缺,记者统计发现,这是该奖项自2000年后,13年来第9次出现空缺,也是连续4年空缺。
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等奖评选标准非常严格,专家把关也较严,今年申报的项目中,没有非常突出的,致使一等奖出现空缺。
人物简介
郑哲敏院士: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院士: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年获奖人物及获奖时年龄
2012年 王小谟 (1938—,国产预警机事业开创者、奠基人) 74岁
郑哲敏 (1924—,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88岁
2011年 吴良镛 (1922—,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 89岁
谢家麟 (1920—,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 91岁
2010年 师昌绪 (1920—,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90岁
王振义 (1924—,内科血液学专家) 86岁
2009年 谷超豪 (1926—2012,著名数学家) 83岁
孙家栋 (1929—,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80岁
2008年 王忠诚 (1925—2012,神经外科专家) 83岁
徐光宪 (1920—,化学家) 88岁
2007年 闵恩泽 (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83岁
吴征镒 (1916—,著名植物学家) 91岁
2006年 李振声 (1931—,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75岁
2005年 叶笃正 (1916—,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89岁
吴孟超 (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83岁
2004年 空缺
2003年 刘东生 (1917—2008,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86岁
王永志 (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71岁
2002年 金怡濂 (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73岁
2001年 王选 (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64岁
黄昆 (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82岁
2000年 吴文俊 (1919—,世界著名数学家) 81岁
袁隆平 (1930—,杂交水稻之父) 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