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突围, 山民致富的希望之路
2012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竹海突围, 山民致富的希望之路

通讯员 孙凯华 本报记者 陈宝红 王涛/文 程兆/图
夫妻俩劳作在生产线上
走基层,星报记者体验同劳动
靠山吃山,在村民的眼中,竹子浑身都是宝
 

开 栏 语

走进大别山,与山民们一起劳作、一起放歌,为他们的喜悦而欢欣,为他们的忧愁而焦灼;看无际的竹海、粼粼的湖光,用真情去感受山村的巨大变化,用心灵去聆听山民的内心渴盼。

4天的宿松采访很短暂,但我们却时刻被感动着。所有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刻画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动人景象;勾勒出锐意进取、加速发展的大别山剪影。

今日起,本报推出“星报记者基层蹲点之走进大别山”特别报道,用最真实一线素材,为您呈现大别山区不一样的生活画卷。

在很多城里人的印象中,山村应该是宁静的、美丽的,同时也可能是落后的、闭塞的。

实际上,这里的民居是一栋栋小楼,很多村民在乡村企业里上班,他们的孩子在大学里读书。除了娱乐少一些,他们的生活与市民们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关注村民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更应该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强烈愿望,剖析山村发展的实际困难,了解创业路上的真实需求。

山村小厂有工人年薪十万

12月19日,天气晴朗。早晨7点半,星报采访组驱车前往宿松县,开始为期4天的“走进大别山”蹲点采访活动。

宿松县陈汉乡广福村在大山深处,有着一望无际的竹海,毛竹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以前山民们卖毛竹都要自己一根一根从山上往下扛,但现在,“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小镇上的竹器厂一家接着一家开张,还有人专门开着汽车到山上收购。

上午10点40分左右,我们赶到广福村村民朱仁水的家,家里没有人。拨通他的电话,他说自己在厂里。十分钟后,我们来到广福村毛竹加工厂,朱仁水是这个厂的老板。

之后,他给我们分配了拉丝和晾晒的“工作”,“拉丝”就是把加工好的竹片送入机器,另一边出来的就是竹丝了;而晾晒就是把煮过的竹丝捆扎好,再运送到广场上竖起来,晒干。

与我们一起工作的有20来个工人,不要小看这些山村小厂的工人,他们中间还有年薪十万的高级技工呢!范师傅就是。他是浙江安吉人,来到厂里已经6年了,负责机器维修、产品质量检验等主要技术岗位。

毛竹加工为深山带来希望

在从未有过的体验和忙碌中,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晚餐很丰盛,山里的特产“山芋粉”,自己家腌制的脆萝卜、雪里蕻,还有城里很难吃到的“黑猪肉”。当地特色“锅巴汤”,闻着就很香,喝起来更香。

吃完饭,外面下起了小雪,屋内暖意融融。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朱仁水讲他的“致富经”。

上世纪90年代,朱仁水就开始把山里的原竹拉往山东等地销售,但利润很微薄。

2002年,他下决心投资办毛竹加工厂,当年8月,广福村毛竹加工厂在几间简陋的工棚中开业了。

发展到现在,广福毛竹加工厂每天需要原竹2万斤,一年就是700多万斤。山民平均每户每年可以收获毛竹1万斤,所以长期为广福毛竹加工厂提供毛竹的村民就有好几百户,不但覆盖了全村,还包括邻近的多个村子。

晚上10点,我们准备睡觉,朱仁水开始上网。对他来说,这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育林基金成为长久“心病”

20日一大早,喝过喷香的锅巴汤,我们与朱仁水一起又来到毛竹加工厂,开始一天的“工作”。

“明年,厂子的生产能力要扩大一倍,计划每天的吞吐量达到4万斤。” 但这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梦想是自己做深加工。

但是,一个坎摆在他的面前,那就是资金。“我朋友在浙江那边,贷款20万以下很容易。我想贷款5万元,都要费很大的劲。”

另外,朱仁水还有一个长久的“心病”是育林基金, 现在的育林基金合每斤毛竹2分钱,2011年,他总共交了3万多元。“如果育林基金免征,我就把这2分钱让给山民,每斤毛竹加价2分。”

朱仁水说:“新闻里说,我们省领导2011年曾说过争取3年内取消育林基金,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希望明年能取消。”

谈话中,工厂里的机器不停地轰鸣着,似乎诉说着对明天的憧憬。

为了更加深切地了解山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20日下午,我们前往10公里之外的大明村,来到山民陈正庭的家中。陈正庭每年向毛竹加工厂提供价值2000多元的原竹,但与其他山民不一样的是,毛竹在他家的收入中,只占较小的一部分。

这位土生土长的山民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心中又有怎样的愿望呢?请明日继续关注“星报记者基层蹲点之走进大别山”。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