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县国土资源局网站领导公示信息一栏,局长没有相片,数名副局长和党组成员的公示相片面部都被打“马赛克”处理,此事引起社会关注。(12月19日《南国早报》)
“领导常遭敲诈,方出此下策”,这就是照片打马赛克的理由,而一提起敲诈勒索等手段,人们便会用到一个说法:敲竹杠。敲诈财物与敲竹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敲竹杠”而不是“敲木杠”“敲铁杠”?
原来,在清朝末年,走私鸦片活动猖獗,一种方法便是将鸦片灌到竹竿里面,然后将尾部密封好。然而有一天,有位负责检查的官员喜欢抽烟,上船后习惯性地嗑烟灰,顺手将那烟嘴往竹竿上嗑,嗑得叮叮当当响。船家本来就心虚,见检查官总是敲打那几根竹竿,以为秘密被发现了,便赶快送上一包银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竹杠之所以能够被敲,在于内部中空。由此,自身不硬的官员才有可能成为被敲诈的对象。近年来,借拼凑的艳照敲诈官员的事情并非没有,涉事的官员有被狠敲一笔的,也有果断报案,并协助警方破案的。两种官员的态度和结果更加说明了官员个人的“硬”与“软”,决定了对待这种敲诈行为的态度。
其实,公共监督才是能让当事官员“硬”起来的法宝。公共监督对于官员而言,不仅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官员的工作、生活都处于一种强有力的监督规范之下,官员自然要时时绷紧那一根敏感的神经,提醒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不仅能够防患于未然,更能避免自己在歧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照片打马赛克,只是监督受阻的冰山一角,在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公民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官员们要学会适应公众监督的目光。这就需要官员有主动适应公众监督的思想准备和勇气。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在制度上做文章,那么首先从除去照片上的马赛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