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是手机 寻回的是心灵
非常道
“世界末日”不是校园惨案的挡箭牌
公众的忍耐有底线 分配改革不能再等了
下一篇4 2012年1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丢失的是手机 寻回的是心灵

钱兆成
 

西安的令女士购物时手机被偷走,通过定位系统她确定自己的手机位于北京的一家手机维修服务部。警方在与服务部联系后,两名警察乘火车至2400公里外的北京,在确认该手机为令女士所丢失的那部后,警方将手机取回送还失主。(12月17日《华商报》)

耗费巨大警力“特事特办”已经不是头一回,之前,日本游客河源启一郎在武汉享受了警方“整个城市帮忙寻找失窃自行车”的待遇;俄罗斯人谢尔盖享受了警方“在四五吨垃圾中找到了丢失的护照”的待遇。

无独有偶。2012年10月4日,香港知名导演许鞍华到武汉为新戏看外景,放在车内的手提包被盗走。案发后,武汉市公安局局长亲自过问此案。

外国人、名人经常成为“特事特办”的主角,疑云重重之下,这位施主又是何方神圣,答案不得而知,人们只能感叹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每个女孩都叫沈佳宜;不是每个人的手机都值得警察们“千里走单骑”。

在“丢三落四”的现象愈发普遍的今天,人们很少在第一时间想到找警察。是什么让传统的公安机关在失物招领中处于如此尴尬的位置?

或许这事情要从反面思考,大约10年前大家都有一种公共意识,那就是捡到东西要归还。显然派出所是失主与归还者的交点。然而,时至今天,派出所失物招领点的职能越来越淡化,丢的人没信心来找,捡东西的人没意识来交,变成了很模糊的概念。

由此,大而化之地讲,是人心出了问题,首先人们普遍对能找回失物的信心比较小;其次,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只是挂在口头上,并没有深入人心。最后,差别化的警察执法实在是要不得,这让人们的信心打折,而怀疑一切的心理则高涨起来。如果我们的普通市民,遇到困难也能够享受到警方同样“贴心”的服务,笔者相信面对此类“特事特办”,人们的心态要平和得多。

丢失的是手机,寻回的是心灵。普遍的怀疑心理与和现在没有设立一个效率高的失物招领机构有关。世界大势,浩浩汤汤,用进废退,然而接二连三的丢失事件让人感受到警察寻失这一传统服务项目回归的必要性。当然现在仅仅在公安局里的“失物招领处”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有效地解决丢失物品或捡到失物问题了,还要借助更多的平台,网络的平台比较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状况。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