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回款“生死劫” 盼援手
2012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起步债务50万元,讨债公司“挑肥拣瘦”
小企业回款“生死劫” 盼援手

记者 董艳芬 任金如
 

对于催不回来的款,找专业的讨债公司靠不靠谱?资金被“卡”,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应收账款回款究竟“难”在哪?哪些行业和企业,容易出现债务纠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度调查。

调查:讨债公司“订单”50万起步

应收账款回款难,给以讨债为生的专业公司提供生存空间。记者在百度输入“合肥”、“讨债公司”两个关键词,一共搜到237000条信息。而在这个岁末,合肥讨债公司的生意已经好到对业务“挑肥拣瘦”,起步债务就要50万元。

12月10日下午,记者按照网络上留下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合肥一家讨债公司的电话号码,电话响4声后,一个中年男子接通了电话。

“我有13万元的团款追不回来,你们讨债公司能帮忙要讨来吗?”记者开门见山地问。

“13万太少了,低于50万的业务我们都不会接。”对方坚定地说。

当记者表示可以多支付费用时,这名男子表示,就算这13万全部都要回来了也不够支付他们讨债的费用,随即便挂断了电话。

记者留意到,该讨债公司在长春、东营、鄂尔多斯等地也留下了同样的电话号码,经营范围为讨债、要账以及债务咨询、债务纠纷处理等各种业务。

据了解,目前合肥讨债公司按欠款的25%来收取费用,具体欠款性质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最高甚至超过欠款50%以上。安徽金昇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黄敏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讨债成了“生意”,但由于采取的部分手段涉嫌违法,早在1995年,国家相关部门已发布通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设讨债公司。

分析:回款难或成企业“生死劫”

“资金链的断裂,很可能成为企业的‘生死劫’。”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可侠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回款困难。而在年底,集中表现出来了。

“年关上的流动资金不仅是企业正常经营的保证,更有可能是来年原材料的储备资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如果年底资金的这道‘坎’没迈过去,很有可能面临倒闭。”王可侠说,这也是中小型企业年底倒闭比例上升的一个原因。

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中茂集团董事长常永茂则分析认为,企业回款难是下游产品库存增加所致。“以家电行业空调为例,3个月的账期里,空调没有卖出去,而是货存在仓库,上游的钢铁、组配件等多个关联行业的应收账款链条就会‘卡’住。”

常永茂说,银行已经针对实力雄厚的个别企业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应收账款收款权向银行作还款保证,但银行不承继企业在该应收账款项下的任何债务的短期融资行为。”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质押方式,应收账款质押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银行创新融资产品提供了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因涉及多方当事人利益,相关法律制度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银行权衡风险后,很难通过这种方式给中小企业融资。

警惕:“空手套白狼”行业易出纠纷

到底哪些行业和企业,容易出现债务纠纷?黄敏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经济总体经济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商贸公司、建筑企业,这些流行“垫资”、“空手套白狼”的行业,最容易出现企业负责人欠款潜逃行为。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盲目冒进,让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担保公司有了可乘之机,以高于银行4倍以上的利率放贷,即使在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进行无抵押贷款,但在实际放款时已经把利息给扣掉了。”黄敏律师说。

他举例说,我省一家商贸公司,因为贪多冒进,以为自己有内部关系,就借钱从新疆购买了400万吨动力煤,没想到刚打了400万元货款过去,对方就跑路了,现在一场债务纠纷成了刑事案件。商贸公司的老板因为还不起钱,自己至今还在外躲债。

黄敏建议,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好的合作伙伴,不可以贪多冒进。在签订有关的贷款或者担保合同上,也要严格进行合同约定,如,到期不还钱一定要对方提供资产抵押。而一旦发生了这种债务纠纷,也要知道在诉讼前做财产保全,申请查封对方的账户,冻结对方的不动产,扣押其流动资产。

延伸: “讨债难”折射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事实上,年末“讨债难”折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已连续24个月持续下降。据11月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指数为87.5,这也是该指数自2010年三季度108.9的高位后持续两年下滑至最低点。

日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公开场合表示,从外部环境看,目前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有: 融资难,融资贵。据银监会测算,银行借贷的大企业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三角债的阴影笼罩着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

省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饶磊也认为,我省的民企大多为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增加值占全省GDP的一半以上,尤其是提供了全省五分之四的就业岗位。然而,中小企业又是脆弱和敏感的。中小企业融资呈现小急频的特点,而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担保、信用等融资条件的问题,抑制了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积极性。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