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滚烫的土地,是奔跑的人们
2012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是滚烫的土地,是奔跑的人们

安徽仁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皖北的逆袭 淮南电视台 刘晨

“在过去,企业求政府办事,要磕头作揖。现如今,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企业。这样我们也才想回来、敢回来了。”老家在凤阳的安徽巨鹿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元春,谈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这位竹筒倒豆子型的采访对象很快吸引了采访团成员的注意。“以前每年过年回家呆几天就会觉得无聊、甚至是无奈,因为长期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男人喝闲酒、女人扯闲话,而现在都是在谈论怎么做生意、怎么去赚钱。”他介绍说正是当地政府采取了更加务实、更加主动的服务举措,让这些在外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企业家在看到皖北优势后,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落户的企业多了,就业的岗位多了,发展机遇多了。

“二十年前你没去珠三角是你的错,二十年后不回来又你的错。”正是欧元春这句让我们称之为经典的语句,折射出皖北发展对外形象的转变。

村民早就习惯了“不速之客” 滁州日报社 方铭嘉

在刘成凤的记忆中,最近几年,类似的“不速之客”来了一拨又一拨。村里人也习惯了聚光灯以及陌生人的询问。

这一切,是由当地“石榴经济”带来的变化——离村不远的山坡上,便是数百年前便存在的明清石榴园。园中古树至今还能绽吐新芽。当地人将此视作瑰宝,并进而依山开拓了8万余亩的石榴园。当石榴卖出,财富便滚滚而至。

继而,榴园人又将村落统一着装:在不对居所推倒重建的前提下,砌上整齐的院墙,最后对屋室进行翻新。最终,一个外形古朴,内里现代的新榴园村展现在世人面前,并进入媒体的视野,与淮北兴盛多年的煤炭产业争辉。

皖北速度让人振奋 六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李兴中

亳州广印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从带动当地中药材种植开始,到企业自身生产加工,到与广药合作建立王老吉凉茶生产基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依靠种植并输出原材料的农业低水平生产模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阜阳、霍邱,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地,颍东食品工业园、霍邱农产品加工园的建设,都是立足本地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亳芜现代产业园、宿马现代产业园、合阜工业园以南北共建的模式,加速推进了亳州、宿州、阜阳等地的工业化。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淮南正加速转型升级,新能源、新材料成为发展的新方向。在淮南日芯光伏,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倍聚光光伏模组自动化生产线。

有一种气场叫发展 亳州晚报 杨文刚

在古井贡酒生态产业园,进入生产车间,酿酒工人们正在忙碌,酒香在整个车间弥漫。车间外,古井贡酒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进行。

如果仅仅站在古井贡酒生态产业园生产车间内,如果不是听古井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庆伍介绍,你可能不会想到,产业园于2011年6月奠基,今年9月份就实现了投产,11月3日上午就实现了第一坛美酒出甑。从开工建设到美酒出甑,不过用了365天。“产业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就等于再造一个新古井。”周庆伍说,古井贡酒生态产业园是边建设,边投产。

花35元租50平米的房子 淮北日报 黄顺

我们推开一家挂有“庭院经济示范户”牌子的院落大门,村民禹统峰的妻子看见“长枪短炮”对着自己,有些紧张。

几句闲话之后,她轻松了很多,还拿出冬储的石榴招待我们。“水泥路铺到门口,孩子村里能上学,石榴有销路,口袋里有钱,这样的生活还不算好吗?”

今年前三季度,淮北市财政支出总量的81.6%用于民生,支出总量达59.3亿元。和榴园村村民一样,蚌埠市淮上区梨花园小区居民的心也是暖的。

12月7日上午,梨花园小区二单元603室的郭钧正在收拾打扫新居,今年55岁的郭钧,与妻子、儿子一直住在老父亲的家中,前几天他和其他470户住房困难户陆续搬进了梨花园的廉租房。

“你不知道,能有个自己的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花35元钱租住这48.13平米的房子,我到现在还掐自己的胳膊,看看是不是做梦。”看着郭钧的泪在眼眶里积聚,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他的幸福。

在宿州市埇桥区光明村、泗县大路口乡、明光市石坝镇王桥村的采访中,我同样看到了当地百姓开心的笑容,读懂了这笑容中各级政府为改善民生付出的努力。

“居者有其屋” 让皖北人生活得更踏实 蚌埠广播电视台 丁静新

郭钧是蚌埠市淮上区梨花园小区的一名居民,7日上午我们采访时,他正拎着两个红色的塑料袋上楼。“里面装的是水泥,把家里的地弄弄,多了我也拎不动,一次拎一点。”来到郭老汉的家中,虽然是两室一厅的房子,但家中的陈设简陋。郭老汉说,这是他结婚24年来,第一次住上新房子。“我感觉我的心里很满足,这是政府白给的房子啊。”说着说着55岁的老汉眼中流出了泪水,“这个房子一个月35块钱,以前住的最便宜的也要180多块钱,而且一年还要搬一次家。我现在一个月出去打点工能挣1000多块钱,够我们两口子生活的了。”

在蚌埠市有很多像郭老汉这样住不上房子的人,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难、居住条件差的状况。2008年到2011年蚌埠市已累计为24631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皖北产业群竞相催生 宿州市拂晓报社 谢文东

淮北市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是我省唯一一家食品专业经济开发区。在1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正式入驻企业百余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近30个,总引资达百亿元,形成了高附加值婴幼儿食品、早餐类食品、休闲类食品、软饮料类和肉食品加工类五大产业集群。

食品加工,正在成长为淮北转型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淮北提出了六大转型路径,核心之一即为从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煤化工、食品加工、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行业成为淮北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淮北工业一改煤电产业一统天下格局,六大主导产业群竞相催生,凸显出强劲生命力。

让百姓搬得出,稳得住 阜阳日报 程榭

尽管离搬家还有2个月,淮南市凤台县岳张集镇大公村村民李大爷总爱到“新家”——凤凰湖采煤沉陷安置区看一看。

“目前,俺家已经分到房子了,正在装修,春节前就可以入住。过完年,在外务工的儿子将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提起新家,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从表面看,住进满意安置房,是李大爷一家生活境遇的转变。而从深层次探究,则是凤台县采煤沉陷区农民安置政策的一次有益创新。

“我们实现了居住安置模式到综合安置模式的转变,统筹考虑好了沉陷区农民的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是国内规模最大,安置模式最好的沉陷区安置区。”凤凰湖采煤沉陷安置区负责人说,安置区可容纳8万名沉陷区农民,一期4000多人将于年底入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