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皖北的饥荒记忆
2012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历史篇
温故:皖北的饥荒记忆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资料图片)
 

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和今年冯小刚的大制作电影《一九四二》,引起国人对1942年前后中国历史的兴趣。这两部作品,属于文艺类作品,不是正规的史著。但是他们能把视野立足历史重大事件,挖掘大众社会记忆,以平民意识表达对历史的理解。

讲述者:陆发春(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艰难的历史年代

1942,那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艰难的历史年代,我想说1942年的安徽,放在抗战记忆,或者说国难记忆这样大的视野去说,可能更妥当些。要说的安徽事肯定不会比一部电影表达的少。

安徽是与河南比邻省份,尤其是皖北地区,与河南同属黄淮海平原,自然区与习俗文化相近。抗战时期一段时间内,国民党部队汤恩伯的第一战区总部,就设在皖西北的临泉境内。电影表达的社会事例,例如黄河南泛后的灾害和饥荒,同样发生在安徽。

淮河流域水灾连年

安徽在1942年前后没有完整的气象资料。我们查阅历史时期报刊资料、地方志等记载,发现安徽皖北地区在1938~1945年间,水灾频仍,例如1938年与河南相邻或淮河流域的县区,阜阳、亳县、涡阳、太和、蒙城、临泉、泗县、五河、灵璧等,水灾严重。1942年阜阳、蒙城、怀远、太和、涡阳等地先是水灾,接着这些淮河流域县发生旱灾。

水旱灾害之下,大量难民产生,人口死亡损失随之而来。那么造成安徽淮河流域水灾连年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发现这与1938年6月一次重大事件相关联。

原来1938年后,日军加紧对河南、安徽这些中国腹地的侵略。为了整个抗战大局考量,国民政府无奈之下用以水代兵的下策,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堤坝,这就是历史著名的花园口事件。滔天黄河之水,奔腾南流,沿着贾鲁河、惠济河等河流南下,淹没了无数黄淮两岸的村庄和百姓,这笔账当然要算在日本侵略者头上,国民政府也难逃其咎。大河决口、黄河夺淮,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形成长400公里、宽30~80公里范围的黄泛区,原有的河道被改变或淤塞,大片耕地被淹没接着沙化。

黄河夺淮是主要原因

我们根据国民政府在战后所作的黄泛区损失统计,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总共44县的黄泛区,河南20个县,安徽有18个县。安徽的颍河流域、涡河流域等耕地损失1000万亩以上。洪水造成几百万灾民,而黄河夺淮,淮河改道,原有的水利设施不存,正是造成安徽皖北水灾连年的最重要原因。

其次,国民党统治区治政中的失策,官员贪腐、横征暴敛等现象,接着造成更多民众的死亡和人口损失。黄河夺淮,黄泛区大量民众因为洪水被淹死。学界有统计安徽皖北地区大约有40多万人死亡,逃难的难民有900多万。

灾后在死亡线上挣扎

大灾后,国民党统治区没有采取有效赈灾救济措施。后来因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在1941年下令将田赋由征货币改征实物,并与官价征购粮食一起实行。田赋正附额每元折征稻谷2市斗,产麦区得征等价小麦,产杂粮区得征等价杂粮。1942年又增加一倍多。

1942年安徽省核定征收粮食,田赋征实数额为谷150万市石,随田赋带征军公粮为谷100万市石,麦50万市石,总计谷麦共300万市石,而1942年度共征实、征购、征收粮食达400万石以上。田赋征实、军粮和公粮过程中,各级机构贪官污吏假公肥私,最后都落在农民头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民众正是因此而家破人亡。

当时第一战区苏鲁豫皖边区国民党汤恩伯部驻防部队在皖西北,1941年春季青黄不接时,皖西北第七区专员李盛宗为超征军粮,层层下达军令督促赶办。

七区的百姓,除直接受新桂系李品仙的统治压榨外,还有蝗灾、旱灾、水灾以及遭受敌伪蹂躏与轰炸。因为无法完成强征大批军麦任务,百姓只有卖田卖地,倾家荡产,设法交送军麦。交送后,有的生活无着,逃荒外流,有的死于沟壑,家破人亡,有的铤而走险,沦为匪盗。在安徽太和、临泉等地,人民口中流传的国民党军管区、毒(鸦片)、匪患三大祸;旱灾、水灾、蝗灾、汤灾(汤恩伯的驻军)四大灾。

1942已成过去,1942年皖北饥荒事件永远存在后世的历史记忆之中。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