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母鸡、苍鹭、猪獾、章鱼……昨日上午8时,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同时出现在合肥工业大学,参加我省首届普通高校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决赛。在这场有71件动植物标本参加的“选美比赛”中,栩栩如生的标本令现场观众啧啧赞叹。
上午9时,第二组的决赛开始,第一个介绍的作品是宿州学院的学生们,他们的标本是采集于田野中的蟋蟀,但由于制作简单,未获青睐。随后,一个名叫“彩蛙”的骨骼标本,赢得全场喝彩。和其他的骨类标本不同,他们展示的骨骼,并不是原来的骨白色,而是经过骨骼漂白、透明、分色、染色等几个程序,把青蛙骨骼的软骨染成蓝色,硬骨染成玫红色。
昨日的比赛中,最栩栩如生的要数合工大学生参赛的猪獾了,4位同学在宁国实习的时候在标本公司购买了一只野生猪獾,经过酒精浸泡、剔骨、剔肉、去脂、填充稻草、防腐等处理,花费了7天才制作完成。猪獾的亮相,让众人拿出相机、手机,花去了不少“胶卷”。
栩栩如生的标本令观众叫好,但制作精良的动物标本,却难掩来源奇缺的尴尬。
“目前动物标本很多都是用一些死去的野生动物制作而成,缺乏其他来源。但死亡的野生动物用来制作标本,容易腐烂,保存时间不长。”评委之一合肥学院教授李蕤告诉记者,我省大学生的制作标本技术日益成熟,有些甚至是高水平的,但有些受制于标本来源奇缺等原因,制约了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