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我没有标准答案
孔令辉自曝 明年与马苏完婚
天价跳槽?有意转行?
苗木为树林,四季有晴天
下一篇4 2012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少年派》票房过3亿
李安:我没有标准答案

电影中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李安执导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11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后,票房一路走高,截至目前已经突破3亿元,并且还有继续看涨的趋势。与此同时,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也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解读”,电影的故事被分解出了很多版本,让话题持续不断。针对影片如此火爆的现象,导演李安在12月5日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就“票房走高”、“过度解读”等问题都一一做了回应。他说关于电影,如果把他的想法讲出来,就会限制了观众的想象,所以他不会提出标准答案,而是欢迎大家来解读。

记者:《少年派》在大陆的票房目前已经超过3亿了,这个结果是不是超出了您之前的预期?

李安:超过了我的预期。我记得宣传时,福克斯公司的人还给我做了心理准备,说这个片子很好,但偏文艺一点,所以我没有这么高的期待。不过现在票房很好,当然是很高兴。感谢大家的支持!

记者:《少年派》在大陆除了票房很好之外,还引起了特别广泛的“解读”热潮,这种热潮在国外是没有的,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李安: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长期游走在东西方之间,但这次我强烈感觉到——我是一个亚洲导演,我会看影评,跟别人交流。这个片子在西方也有解读,但没有大陆这么热潮。我看了一些(网友的解读),这个现象有时候很贴心,因为有些跟我想的有点像。这个片子本来就是邀请人来解读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会有人问到底你真的意思是什么?拍的时候是什么想法?我觉得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会有标准答案的感觉,限制了观众的想象,跟书或者是电影本身的创意不太合,所以欢迎大家来解读。不管解读的是不是我心里想的东西,我都觉得很贴心和鼓舞,因为影片给了他们共鸣。

记者:您当初选用3D来说这个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安:我不是为了顺应潮流,这个电影用2D拍也很贵,哲学性加漂流的故事很难让大家坐得住。而3D可以把观众带到跟派一样的环境中,所以我真的是有需要用3D。摄影机看到的是事实,可是观影是用心在看。把东西看进脑,组合以后,跟心里的情感、经验交汇起来产生的活动,这个是很难琢磨的。

记者:《少年派》中有很多相当美的画面,这就和故事的残酷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您为什么要用这些这么美的画面来讲故事?

李安:我觉得需要这么美。第一个故事我拍了很多,有些不是那么绝美,可是后来我发现为了最后的争辩,我必须把它当成抽象的、美丽的故事,不能把它当成生存的、浩劫余生的故事。因为讲故事的动机有一定的神秘性,所以美的渲染是很需要的,能跟第二个故事形成很大的对比。

关于自己的信仰——

“我觉得信仰对人生很重要的,因为人生可以用科学证明,可是手眼能够触及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你不能证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以道德来讲玄而又玄的东西,理性和感性需要结合,不然人生是非常空洞的、破碎的,是混乱的。我觉得有信仰是好事情,但信仰是不是宗教追求,这不是这本书或者是这部影片讨论的。宗教也是一种现象,当讲心灵的时候可能会超过这个东西,我要讲的其实是在心灵上的追求。我很小心地在做这个片子,不要偏到哪一个方向,我只是给大家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

关于派长得很像年轻时的自己——

“我想在我写剧本描述这个角色的时候,已经有这种心情。我选的时候考虑的是他是不是好演员、有没有好人缘、上不上相。但有一句话说,男导演选男主角的时候喜欢选自己的样子,或者比自己更漂亮一点的,这种心理可能也有一些吧。电影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品位、情感,找到跟自己气质相近的,形象更帅一点当然更好了。”       据《新快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