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融业加速“崛起”
2012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截至10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34% 成功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59家居全国第一
安徽金融业加速“崛起”

史道玲 记者 邹传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血液’。”2012年,当这样的话被频频使用时,我省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步伐也已日益加快,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在为很多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力支持地方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实力的快速壮大。

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新局面

今年以来,我省金融运行延续了平稳发展态势。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高、运行稳定的良好态势,开创了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新局面,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至2011年,我省本外币存贷款双双跨过万亿元大关,银行业贷款规模增加1.3倍,年均增长22.5%,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12上半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43家,证券公司2家,省级保险机构46家,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84家,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404家,马钢集团财务公司、皖江金融租赁公司相继开业,皖能集团财务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据安徽银监局局长陈琼介绍,到十月末,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是2.87万亿,比年初增加4200亿,增长17.2%,负债余额是2.77万亿,比年初增加4046亿,增长17.01%。不良贷款的余额是357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不良率是2.2%,比年初下降0.34个百分点,前十个月累计实现利润3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亿,同比增长15.8%。

2005年安徽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在全国率先重组,成立了徽商银行,翻开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篇章。据陈琼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成功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59家,居全国第一位,新设村镇银行58家,居全国第六位。

壮大地方金融完善多层次体系

近年来,我省地方银行扎足本省,立足本业,在全国性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安徽,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地方的市场份额仍有明显的上升,其中贷款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并且打造了小微企业银行,三农银行的品牌形象,推出了一大批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同时,我省还积极推动地方银行体制机制改革,到10月末,我省的地方银行总额8034亿元,占全省银行业总资产的28%。

近几年,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他们也被称为“民间借贷的正规军”。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小额贷款公司一直发挥着“草根金融”的积极作用。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84家,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404家。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而2007年到2011年的近5年,我省累计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196.6亿元,规模居中部第一,A股上市公司从52家增加到77家;金融业增加值从128亿元提升到446.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省还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到2015年,力争全省上市公司超100家,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上市后备企业储备达到500家。确保全省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保持中部领先。

阅读延伸

目前,我省金融业的发展还存在着金融总量偏小、融资结构不合理、县域金融供给不足、皖北地区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实现社会融资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40000亿元,年增长超过20%;贷款余额超过26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金融发展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