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关这个问题,往圣先贤的见解已经连篇累牍,甚至我们普通读者,也能不假思索说出一堆读书的好处来,比如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之类。但抛开这些让人眼热心跳的功利性理由,我还是想再问一遍,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必须再次追问,是因为在世界阅读史中,“读书无用论”的声音从来就不曾平息。法国作家夏尔·丹其格就说过,“读书毫无实际的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大事。”然而从这位老兄那本著名的《为什么读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他对读书不遗余力的推崇。
没有人能抹杀犹太人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这个族群不仅有精明的生意头脑,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有着令人惊叹的创造力,马克思和爱因斯坦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研究者早有定论,这一切都是犹太人热爱读书学习的缘故。
书,寒不能衣,饥不能食。若据此认为读书无用,似乎并无不妥。一九四二年,河南灾民的逃荒路上,《四书》《五经》确实换不来救命的小米。但在正常年份,吃饱穿暖之后,如果依旧坚持可以无书,则让人无法理解了。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书其实更接近一种宗教,读书就是对信仰的不断温习。在物质需求被满足后,书则从精神角度给人以最大的慰藉,填补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和空虚。 读书,原本就可以不问缘由,如信徒祝祷,只做人性和神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