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丢了百棵“东方神木”?
2012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弄丢了百棵“东方神木”?
无人看管亦无相关登记数据,相关部门均表示不知情
星级记者 张火旺 文/图
 

阴沉木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可谓寸木寸金,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神木”。两年前安庆打捞出水数量惊人的阴沉木,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安庆市国土局登记储备的阴沉木数量是152棵,而记者在现场看到的阴沉木不足20棵,除掉已明确运往省博物馆的42棵,尚有近百棵阴沉木去向成谜。

村委会:村里没有明确账目

在现存的阴沉木堆放地点,记者看到了明显盗取的痕迹。一名居住在附近的船员告诉记者,不时发现有人将阴沉木锯走,但从未有人阻止。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一年多前,村里就没再专门请人看守了,请人是要付工资的,这笔钱谁出?”袁江村治保主任张乾庆坦言,当时阴沉木打捞上来后,当地政府提出阴沉木属于国家,让村委会从村民手中收集起来。当听说政府要把这些阴沉木给拉走,村民们就提出要求给予补偿,因为当时没有拿到补偿,就没让拉走。为此村里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续也花去了90多万元钱。

张乾庆说,这笔钱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先由安庆市国土局支付村里60万元,但到目前为止,村里实际只拿到了40万元。

记者提出查阅阴沉木出入的数量统计时,张乾庆表示村里并没有账目,从没有统计过,但当时的确是有100多棵,省博物馆通过安庆市国土局拉走42棵。

“现场剩下的不足20棵,算上省博物馆拉走的42棵,也还有大量的阴沉木去向不明,究竟是谁拉走了?”

“这些阴沉木归政府的,政府指定国土局负责。所以只要国土局来人拉,我们就放行,他们想拉走就拉走。”张乾庆说。

国土局:我们是在帮助博物馆

安庆市国土局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该局登记储备的阴沉木数量是152棵,并向上级国土部门做了汇报,具体负责此事的是该局矿产资源科郝科长。

11月23日,记者联系上郝科长。听明记者的采访要求后,郝科长首先否认该事是由其负责,“阴沉木不算矿产和化石,这件事本就不该我们来管,我们只是在帮市博物馆的忙。”

郝科长说,当时阴沉木打捞上来后,安庆市博物馆想要拉去做景观树,但因为阴沉木不属于文物,博物馆无权收走。于是博物馆找到国土局,提出由国土局帮忙,因此,矿产资源科就在前期介入了。

但后来,由于媒体的广泛关注,郝科长也意识到他们的做法不妥,阴沉木不是政府固定财产,所以无法保护,有老百姓还在与政府打官司。“大约在两个月前,由市政府出面协调,将阴沉木交由安庆市园林局处理。”郝科长说。

“阴沉木数量有多少?你们拉走了多少?”记者问道。

“我们没有统计数量,只是在去年夏天协助省博物馆拉走了42棵作为观赏树。”郝科长说,听说市博物馆拉了一些。

市博物馆:没从袁江村村民手中收集阴沉木

随后,记者采访了安庆市博物馆姚馆长,对此,他的回答是:没有。

姚馆长说,在他们博物馆的院子里,是有几棵阴沉木,但那是水上派出所从村民手中收缴后,直接送到博物馆的,并不是由袁江村委会从村民手中收集的。

“之所以找市国土局帮忙,的确是想要在新建的博物馆门前,用阴沉木建成景观树。”姚馆长说,阴沉木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否则就不需要找国土局出面。由于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阴沉木缺乏严格界定,想管的往往无能为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馆设计了打造阴沉木湿地生态文博园的初步方案,他们认为将阴沉木进行“移植”保护,融入新石器时期薛家岗文化和地方民俗元素,使其展现出自然、美学、教育、文化、精神、旅游等功能,营造出独特的安庆阴沉木湿地文化,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等,形成市民休闲的好场所,让其保留、传承物质和非物质、自然和人文的安庆远古文化。

但姚馆长的心愿最终还是落了空,据其介绍,这批出水的阴沉木安庆市博物馆一棵也没得到,原因是没钱,“就算政府同意博物馆用阴沉木建景观林,那也是需要钱来投资的,阴沉木的妥善保护是需要成本的。”

园林局:刚接手申报处理方案

记者与安庆市园林局取得了联系,负责该事件的技术科严科长告诉记者,园林局在一两个月前才接手此事,也不清楚具体的数目情况,保护方案刚刚制定完毕,已报送市政府审批。

但严科长向记者透露说,在处理意见上,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交由博物馆做旅游项目,阴沉木做成景观的确很好看;另一种意见是搞雕刻,不久前市里派出相关人员还去了四川,考察阴沉木做成家具和雕刻的市场价值。

“不能淋雨,不能暴晒,不能受冻,不能丢失。”严科长说,会尽快对这批天价阴沉木进行调查并保护。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