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间,看电影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是冠以“星级”的豪华影城遍地开花,让人们在感叹省城文化市场繁荣的同时,也不禁有了一种担忧:这么多影城,合肥人有支撑得起来吗?经常性的稀稀拉拉的上座率,影城能扛得住吗?未来影城竞争的焦点又是在哪里?
市场:合肥至少能容纳40家影城
“这一两年来,合肥确实新添了不少影城,而且呈现出多而密集的特点”,保利DMC合肥国际影城经理王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坦言,就整个中国而言,影城的发展近年来都是突飞猛进的。但整个银幕占有量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多市民还没有养成电影消费习惯。随着生活水平、文化层次等方面的档次不断提升,影城行业的蛋糕还会越做越大。
万达广场市场部经理夏天则更明确地表示,即便按照合肥现在的人均银幕数来计算,还是比其他同类城市少。“现在目前合肥城市容量,至少能容纳下40家左右上规模的影城”。
记者也注意到,如按照“六普”人口数据,合肥四个城区(含三大开发区)常住人口为335.21万人。这样算来,大约每14万合肥人拥有1家影城。这样的比例,从国际通行惯例来看,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布局:密集“扎堆”易分流观众
显然,在多数业内人士眼中,合肥影城还不够多,甚至还有不小上升空间。但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就目前影城在合肥的布局而言,也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
王勇就指出,在区域上呈现出西边和南边多、东边和北边偏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现在的大多数影城都是密集在某个集中区域,而就近观影也是很多人的习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分流”。
元一环球影城负责人还分析,影城“扎堆”合肥,在合理范围内布局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如果在太近的距离内布局,肯定会出现恶性“抢客”大战。
夏天则进一步分析,现在合肥影城的发展,大多与商业地产的发展密不可分,成为附着在城市综合体之上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并承担着带动其周边人气的主渠道之一。有的影城布局偏远,也是依据城市综合体选址的必然。
差异:每家影城定位需有“侧重”
“事实上,每家影城所处位置、票价体系和顾客群体都是有所差异,各有侧重”,省城元一环球影城负责人这样坦言。
王勇也认为,虽然很多,但每一家影城的定位都不太一样。保利DMC打造的是精品影城,目前有8个厅,其中的POLYMAX巨幕厅,无论是从视觉体验和声音震撼都堪称合肥一流。“从11月3日正式对外售票以来,还处于市场起步和酝酿阶段,主要营销的策略还是想培养一些具有良好消费习惯的群体,得到他们对品牌的认可。”
嘉禾影城营销经理李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嘉禾影城将采用品牌连锁策略,“抱团”抢占合肥市场。“我们还将有3家店陆续开业,我们的计划总共是要在合肥开6家影城,用组合拳的方式占领市场”。
焦点:“爆米花经济”成为秘诀
有国内电影行业专家认为,一般而言,30%的上座率是影城实现盈亏的生死界限。
“但单纯考量上座率并不可取,影城最看中的实际上是人气,以及其他附属产品的带动消费”,夏天还告诉给记者不少影城经营者的一个心声,特别是对一些厅多、座位数多的影院来说,足够的人流量不仅是上座率的保证,也是影院卖品销售的保证。
而据国家电影专资办2012年上半年数据,全国2531家影院当中,半年票房超过百万元的为1286家,即全国有半数影院半年票房还不到100万元。“随着影院数量迅速增加,电影院票房被不断摊薄,非票房收入对于影院经营者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位影城负责人这样表示。
爆米花、饮料,以及其他食品和相关电影的衍生产品,人们也很形象地将开发影城的非票房收入称之为“爆米花经济”。
如何做好“爆米花经济”这篇文章,成为很多影城制胜的秘诀。 国内资深电影行业研究者朱玉卿认为,在“非票房收入”发展较平衡的国家和地区,电影院的非票房收入能占影院总收入的二三成。而在国内,这个比例仅在1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国内影院在“非票房”业务方面大有潜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国内影院经营的困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