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曲《江南style》“占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跳起骑马舞时,东方的江淮大地上,纯电动轿车也正驱动着汽车产业的“新style”。在国家为发展新能源纯电驱动轿车定下基调,而业界对此仍旧态度不一时,是什么又让这位中国汽车企业大家庭中的“老实人”两年三亮“新style”?
从一代到三代,从“领衔”合肥到“示范”成都,江淮新能源汽车示范由点到线,辐射全国。在私人购买新能源轿车领域,江淮汽车先试先行,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成为绿色生活、环保新风尚的“形象代言人”。
“远嫁”成都
9月29日,500辆江淮汽车爱意为第三代纯电动车首批交付客户。作为成都市政府首批电动公务用车,220辆江淮爱意为第三代纯电动车“挥师”大西南,奔赴各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此举,也标志着江淮新能源汽车正式走出合肥大本营,开启了布局全国的序幕。
人们不禁会问,“天府之国”为何会不远千里“瞄上”江淮大地?
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成都市从2010年起,累计投入230辆各类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而为了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采购一批纯电动车的计划,在成都市政大楼内徐徐展开……
“江淮爱意为电动车是‘第一电动乘用车’品牌,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办公车辆经费支出,同时又能为节能减排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成都市政府人员这样表示,“更重要的是,江淮汽车有着丰富的示范运营经验,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保驾’”。
实际上,在220辆爱意为交付成都市的三天前,已有10辆爱意为成功“入驻”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成为中央国家机关首批试用新能源电动公务用车。
10万新目标
2011年585辆爱意为第一代产品加入合肥示范运营的礼炮声还未逝尽,如今,第三代“爱意为”已经迈出皖“牌坊”进入“四川盆地”,走向了全国。对于如此的速度,江淮汽车安进董事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淮汽车精准把握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趋势,制定了科学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大大加快了商品化的产出速度”。
也许在外人看来,江淮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可能是对公共政策的投机,但安进更认为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摸索和积累的基础之上。
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整车集成和优化匹配技术、整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整车运行工况仿真技术;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流程,并建立了整车测试企业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整车电控、电驱动和电池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果在爱意为纯电动车上得到应用和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商品化水平。
参照国务院正式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江淮汽车提出了“科学化、技术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四化”指导思想,主动布局新能源汽车。包括9月29日交付的500辆电动车在内,今年年内将有4000辆投放市场,而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业化规模,力争进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前三名。
又一项新纪录,江淮人正在创造着……
四大优势
基于城市短途代步的产品定位,江淮爱意为纯电动车具有“省钱、好开、安全、环保”四大优势。
省钱可能是所有购车族首先考虑的因素。据了解,江淮爱意为纯电动车省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购车省,享受各级补贴后,以市场售价7.5万元购买成本15万元的高科技电动车产品;使用省,百公里电耗14kWh,按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可省9000~10000元。
不光要省钱,车还得好开。爱意为三代的两踏板,三挡位,省去了离合器、变速器的繁琐操作,轻松应对城市频繁的停车、起步,有效减轻驾驶疲劳;车辆起步快,动力输出平稳,驾驶顺畅。
安全性能高是爱意为三代的又一个优势。截至目前,1585辆江淮爱意为纯电动车累计行驶1000万公里,单车行驶里程超过7万公里,无一例安全事故;24H的远程服务系统,建立电动车远程服务平台,实时接收电动车运行中电池等核心部件工作信息,可第一时间发现任何车辆异常状态并进行解决。
江淮爱意为第三代纯电动车更是在二代车已经基本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系统方案,特别是对电池组内部绝缘安全进行了全新设计,有效避免极限碰撞情况下失火,还成功完成了车辆碰撞静置、高空跌落等试验,结果证明车辆安全可靠;提供五年或十万公里超长质保和贴心的售后服务。
相比燃油车,环保是电动车的本质优势。截至目前,1585辆江淮爱意为纯电动车累计行驶达1000万公里,共计节约燃油75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立方米。
全国第一
合肥人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
自2009年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双试点”城市以来,截至2012年9月,合肥市共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299辆,总量名列全国前茅。而在新能源汽车运营的两头——纯电动客车和纯电动轿车领域,合肥的推广总量排名全国试点城市第一。
为什么会购买电动车?“干净、环保啊”,爱意为二代电动车车主老王欣然回答记者。事实上,在合肥,像老王一样“看上”电动汽车的人士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在私人购买领域,2010年与2011年,合肥市累计实现推广江淮爱意为一代、二代纯电动车1585辆,连续两年创造行业投放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的最大规模。截至目前,这些车行驶总里程已达到1000万公里,单车最高安全行驶里程7万公里。
不只是私人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2010年由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组成的“公交18路”,成为全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路线。而目前,在合肥,除了18路,12路、126路和127路等14条线路,均有电动客车的身影。数据也显示,这些电动客车总行驶里程超过了120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接近15万公里,创造了中国纯电动客车商业化运营新纪录。
一个个纪录的诞生,离不开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有这样一组数字:合肥已建立5座大型公交充电站,另有3座在建,1026个电动轿车充电桩。
“领头羊”并没有放慢脚步。“如果将推广新能源汽车比作一场赛跑,合肥目前跑在前头,但要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合肥市一位官员这样说道。
合肥模式
高昂的购买费用以及难以匹配的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在推广过程中的两块“绊脚石”。但,合肥却独树一帜。
“合肥模式”是这样的: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纯电动客车采用电池“融资租赁”模式,考虑纯电动客车电池比较贵,将车体和电池分开采购,由租赁公司一次性把电池买下来,再租给公交公司,这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在私人领域,推广纯电动轿车采用“定向购买”+“整车租赁”模式,在推广初期,主要向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内部职工进行定向推广。
如此的运行模式,老王成了有车一族,而车辆在此积累的示范运营经验,也传至千里外的蓉城。
“合肥模式”带来的不只是电动车的推广,以江淮汽车为特色的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亦正在打造。9月4日,总投资15亿元的我省首个新能源客车及核心动力总成生产基地开建,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单班6000辆新能源客车整车、12000套新能源客车关键核心动力总成及150000套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它也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
连线
“江淮的新能源汽车,舒适性和操稳性都很出色,看得出江汽在真干,非常有代表性。”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
“江淮新能源汽车通过示范运行,积累了丰富的商品化经验,产品技术安全可靠。”
——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让更多的用户体验江淮新能源汽车的成果,乐享节能减排的环保出行,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绿色生活。”
——江淮汽车董事长 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