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的一角有很多工厂,每个厂的巨大标牌都高高矗立着,边上的旗杆色彩缤纷,厂房整齐划一,阔大壮丽,向所有人展示着超强的实力。一到下班时间,人们都意气风发地成群结队走出大门,似乎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就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离工厂区不远有一处卖夜宵的,门店很小,但非常整齐,陈设简单,但干净清爽。这家小店跟别家不一样,只售夜宵,品种不多,彻夜销售,这倒给厂区的工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去处,每到夜深人静,便三三两两来到这里,点上两瓶啤酒,再来几个小菜,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小店没有名字,但所有工人都知道。最受人欢迎的是,这里的东西干净,价格公道。奇怪的是,无论多忙,店里总共只有两个人,看似一对母子:一个老婆婆,洗洗涮涮;一个中年男子,招呼客人、炒菜、端盘、收银,通通一个人干,从不多说话,见人微笑,一副好脾气,干起活来,也有条不紊,动作麻利。工人们也知道小店人手不够,偶尔菜上慢一些,也不计较。若有客人不小心丢了东西在这里,也大可放心,隔几日来取总是没有偏差的。总之,这个小店,很是温馨。
一晃两年过去了,小店的客人渐渐熟络起来,有好事者也开始注意店老板一家,想想这样一个小店,如何就这母子俩,为何老板不娶亲,有没有孩子。老板是从不多说话,倒是老太太闲来没事和客人闲扯几句,老板看见他们闲扯,也不搭腔,埋头做事,嘴上依然挂着笑。
时间长了,大家终于知道了很多事情:老板有段非常不光彩的过去。二十年前一起震惊全国的抢劫杀人案就有他的参与,最后有一个无辜的收银员在这件案子中丧命,跟这个老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被判入狱十八年,直到三年前刑满释放。进去时是青年,出来时已过不惑。当年,这个家伙以心狠手辣出名,被抓之后,案件发生地的老百姓很久都心有余悸。
这样的事情很快在厂区传播开来,大家纷纷议论,甚至有人说,他出狱后远离家乡来到经济发达的南方,说不定想找个机会再做一票,这样的人没有一技之长,说不定会重操旧业的。
故事传开了,不知不觉中,小店的夜宵生意渐渐冷落了,小伙子还能像往常一样来喝些啤酒,女工们单独几乎不来了,若来也必然找上几个伴,不敢逗留太晚。谁也不说原因,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对老板渐渐有了警觉。老板依然挂着微笑,仔细忙活着。
正当大家猜疑不绝时,小店忽然贴出告示,要歇业一段时间,大家仿佛一下子庆幸起来,也许,老板意识到大家的警觉,说不定这个家伙又有什么不堪的计划,要不怎么白天的生意不做,专做夜宵,为什么不雇佣工人,自己忙,说不定……虽然下了夜班很想享受一下夜宵,但想想潜在的危险,还是有些欣慰。
两个月过去了,小店又开了,还是两个人,只是老妇人似乎行动不如以前了,好在生意清淡,老板还是一个人忙前忙后。没过多久,又有故事续集传来:这两人并非母子,老母亲是老板一个狱友的母亲,只是狱友出狱没多久病故,剩下老母孤苦无依,待老板出狱后便把老人接来自己照顾,他当年入狱,家中父母相继离世,仅存的亲戚早已对他避之不及,现在他还带着一个老人,亲友们更是坚决不能接受,老板只好带着老人来到南方谋生。三年时间,就这样相依为命,前段时间,是因为老人病了,做了个手术,老板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而且寸步不离照顾,才保住了老人一条命。
故事依旧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厂区,人们开始对自己先前的猜疑有了愧疚,小店生意渐渐又好了起来,谁都不提老板的历史,老板更忙了大家也更有耐心了,有热心人甚至自己动手帮助老板端个菜,拿个碗,笑声也在夜间显得格外响亮。
很多人给老板提议:小店该起个名字,要不就叫“新生”夜宵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