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获悉,该中心刚刚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我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10月21日《武汉晚报》)
对“就业率”所谓统计数据的公信度,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当前“就业率”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生源的重要“武器”,“就业率”数据系由各校自行统计的语境下,单一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本身充满功利色彩,恐难以反映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媒体不时有报道,一些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本来就业情况极不理想,但为了“就业率”数据好看,就要求学生拿毕业证时必须先向学校上交有用人单位盖章接收的就业协议书,至于学生是通过何种手段取得用人单位的签章、是否真的被用人单位接收则并不较真。应该说,这种“就业率”注水的问题可能在研究生中也会出现,但显然,这种情况更主要还是出现在本专科毕业生中,尤其是一些就业不理想的非重点院校和冷门专业中。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确存不少弊病。例如,在教育资源并未获得同步增多的情形时大量扩招,难免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滑;一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于偏重于理论型人才,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研究生眼高手低,进入社会后“水土不服”。近年来,在考研中新设置的专业型研究生应该就是一种纠正;在培养方式上,以论文、证书的量化考核方式、部分高校“放羊”般的导师制,也遭到诟病。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中值得反思和亟待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