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石关 冠军摇篮
2012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神奇石关 冠军摇篮
伦敦奥运会名将昨日“感恩回岳西”
记者 江锐 文/图
 

“岳西人民情谊深,助我健儿苦练兵;中国力量不可挡,于无声处听惊雷。”昨日,在“情系大别山,奥运冠军回岳西”活动现场,省体育局局长冯潮即兴赋诗一首。来自男子举重队的吕小军、林清峰,男子花剑队的雷声等三位奥运会冠军,专程来到岳西石关,进行汇报座谈会、拍卖捐赠等活动。

记者与击剑冠军们同车

由于2012年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正在合肥举行,除了朱俊和马剑飞从广东专程赶来外,包括雷声、张亮亮以及男子花剑国家队主教练王海滨,均直接从合肥出发前往岳西。国家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带领伦敦奥运会冠军吕小军、林清峰和亚军吴景彪,也专程从北京赶到岳西。

早上乘车从合肥出发,记者正好被安排在击剑队车上。马剑飞坐在主教练王海滨后面,张亮亮与朱俊坐一排,一路上两人聊得起劲,不时听到他们的笑声。作为东道主的张亮亮,一路上都在向队友们介绍、推介安徽。坐在记者前一排的雷声则显得很内向,好学的他连路途中的时间也不愿浪费,忙着练习英语听力。

经过3个多小时到达岳西县城后,又行驶了40多分钟山路,终于来到石关国家训练基地,这里是一处三面环山、河绕湖抱、景色宜人的地方。

陈文斌说感谢几度哽咽

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一直是国家男子举重队的“福地”。无论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男子举重队都是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备战后而包金揽银。因此,早在2008年奥运会后,国家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就成为了岳西荣誉市民。此次征战伦敦奥运会,再度载誉而归,“老辣”的陈文斌也显得不再理性,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二字。

“每一次出征前,我都想着比赛结束后一定要带队员们回到这里说声谢谢。”陈文斌说,早在2003年,他就开始在石关安排国字号举重队员在此集训,每次大赛后归来都有种回家的感觉。“十年了,三届奥运会,回来的感觉真的很亲切,这里有我们的汗水,有老乡的照顾,这里已经是我们的家了。”

“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会继续拼搏,不会在压力面前倒下,这些人已经为举重队奉献了太多。”说话时,陈文斌几度哽咽,最后竟用餐巾纸拭擦起眼睛来。

当地政府在活动现场,赠送给了国家男子举重队一面锦旗,上面写的是:“神奇石关,冠军摇篮;中国力量,势不可挡。”就是对这支队伍最好的夸赞。

男花延续集训夺冠传统

经过7年建设,石关国家训练基地初具规模,有4个综合馆、1个力量训练馆、1个室内游泳馆和环型登山路径、室外田径场等。2003年以来,中国柔道队、击剑队、举重队等每年都来这里集训,多名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出。

而当地政府赠送给了国家男子花剑队的锦旗上面写的是:“神奇石关,冠军摇篮;中国亮剑,一雷惊世。”

“我的感受与陈总一样。”男子花剑队主教练王海滨也是感慨万千,“奥运前,我们花剑队就在这里集训,这里的环境很适合培养运动员冷静的性格。”王海滨告诉记者,本届伦敦奥运会,无论是对中国男子花剑队,还是对于他,都是一个挑战。

中国男子花剑2010年才开始到石关基地集训,此后的2011年和2012年都来到这里集训。每次集训出去参加世界大赛,都能夺得冠军。2010年和2011年世锦赛团体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雷声的男子花剑个人赛冠军。

雷声一把剑义卖了46万

此次奥运冠军回岳西有一个拍卖捐赠的重要环节。雷声的比赛用剑、面罩、手套,以及吕小军、林清峰和吴景彪的比赛服,一共六件物品在现场进行拍卖,而竞拍的都是岳西当地企业。本次拍卖,所得款项全部转交当地政府,用于贫困学生教育经费。

拍卖的首件物品是雷声用过的手套,东西很小,但背后蕴藏着中国一代代“剑客”的不懈追求,参加竞拍的当地企业很热情,最终以7万元竞拍成功。

在整场拍卖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雷声用过的剑,这把伴随雷声突破历史的剑,以46万元成为当场拍卖最高价。对此,雷声也很惊讶:“没有准备好,都是平时训练的东西,本来打算把奥运会比赛服带过来的。总之,是为了表示对这里的感谢。”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