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为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阶梯”状的标准。(10月16日《 京华时报 》)
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念叨自己的孩子:“都多少个月了,还不会……”、“别的小孩都……,就他不行”等等。这些家长手里和心里,总有一把“成长标准尺”,时刻衡量孩子。一旦不符合标准,就开始焦虑担心,试图用各种方法改变孩子。
在民间儿童成长标准漫天飞舞的年代里,教育部又发布类似的发展指南,意义究竟有多大?笔者以为最好的结果就是教育部能够以国务院部委的权威性给民间版面去粗取精,最坏的结果就是陷入泥沙俱下的现实困境之中,让自己威信打了折扣。或许还会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在家长们的无所适从中泥牛入海,被遗忘在网站的收藏夹中。
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客观地讲,这些要求也并无拔高,但是一个孩子的成熟因人而异,他可能早早学会不跟陌生人走,记住家庭住址,但就是学不会体谅父母,不会接受不同的意见,这个孩子就不正常了吗?那教育部又能开出什么样的偏方治愈这些发育的迟缓现象呢?恐怕能给家长尺子的人,能够量出一个人的短,却不一定就能够弥补这个“短处”,甚至这个所谓的短处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人的长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等,看似简单,但能完全做到上述要求的可能是其他人的孩子,可能是所有孩子身上优点的集合,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多给予赞美之词。或许我要做的就是不强迫他或她改变,不去试图塑造他或她,而是平心静气地接受、欣赏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