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不算大 剑迷很“满”意
2012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雷”声不算大 剑迷很“满”意
奥运冠军雷声和仲满昨日教合肥市民“击剑” 本报记者与“老朋友”聊聊天
记者 江锐/文 李超钰/图
 

虽然没有报名参加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但奥运会冠军雷声和仲满还是应邀来到了安徽,出席一系列公益活动。昨日下午,他俩来到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参加了“美好安徽,印象古井”奥运冠军古井行活动。在这场奥运冠军见面会上,除了普及击剑知识外,雷声和仲满也将在奥运会上的亲身经历和金牌背后的故事,与合肥市民分享。本报记者曾在多个场合,对两位奥运冠军做过多次专访,此次合影聊天也就更加轻车熟路了。        

现场:奥运冠军教“击剑”

雷声刚一被请上场,现场马上响起了背景音乐,是雷声熟悉的黄家驹的歌曲《海阔天空》,伴着音乐,他用广东话哼了起来。原来雷声天性腼腆,男花国家队主教练王海滨为了增加他的信心,最初就是要求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高歌。目前,雷声还是北京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主持人问他毕业后会不会来安徽当一名记者时,雷声说“我学的是广告专业”,不过,如果安徽这边有合适的岗位,“很愿意来这里工作”。

而仲满刚一上场,主持人就对他一阵“恭维”,说他集中帅哥的所有优点。主持人滔滔不绝的话语刚停,仲满立马来了一句“我这样红光满面,当然都是喝古井酒的效果。”

在与观众互动环节中,“老大哥”仲满先向上台的几位观众介绍起击剑的礼仪和基本动作,而雷声则在一旁给台上的观众一一发剑,并按照仲满的指导,手把手地教起观众来。虽然他们练习的剑种不同,一个是佩剑,一个是花剑,但看来他们已经是“配合默契”了。

仲满:全运会后将“退役”

“仲满!仲满!”昨天的活动现场,北京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赛冠军仲满,虽然在伦敦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作为“帅哥”的他,还是最受女性观众的欢迎,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与他合影留念。

伦敦奥运会后,由于有伤在身,仲满一直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本次比赛他也就没有报名。不过,虽然不能参加比赛,但他们很乐意为推广击剑运动,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仲满坦言:“实际上,在伦敦奥运会之前,自己和击剑队就都已经知道想卫冕的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奥运会开始前,仲满在一次游泳时脚部受伤。他后来自己干脆放弃了个人赛的准备,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团体赛上,但结果是个人赛无缘八强,团体赛无缘四强。“国际上佩剑现在追求的速度太快了,世界上很多年轻队员全上来了,而我们的新人还没有完全顶上来,因此团体的话,明显比前几年差一些。”仲满说。

因为年龄的原因,仲满很清楚自己已经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了,退役甚至已经被排入了日程。他说:“因为年龄到了,很难再继续坚持打这种高强度的大赛了,可能会慢慢在明年全运会之后选择退役。”

雷声:去上大学有“提升”

活动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雷声表示,没参加合肥的比赛,主要是奥运会后活动较多,正处在休整期。当被问到在北大上广告学专业,在大学里学习对击剑比赛有什么帮助时,雷声表示:“主要对思维、心理上比较好,击剑项目需要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方式不见得练得时间很长就能够收到好的效果,去大学上学对我个人提升很有帮助。”

当然,记者也未能脱俗,问了他一个千篇一律的问题:除了金牌,奥运会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雷声莞尔一笑:“我觉得都有,个人获得胜利对我来说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宝贵的经历。几天之后团体赛失利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心态的起起伏伏可以让自己经历更多的历练,心态更加成熟。”

记者又问道:“这次伦敦的金牌很重,自己当了奥运冠军以后有什么感受?”雷声很坦然地告诉记者:“整个奥运会过程我比较专注,包括手机也都屏蔽掉了,和外界没有什么联系,感觉奥运会似乎做了一场梦,二十多天,我们准备了二十多天,从到利兹训练营开始,一直专注准备比赛。回来之后感觉才刚刚回到自己的生活吧。我可能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

官方:走近市民促“普及”

安徽省体育局副局长陈海军告诉记者,这次组织奥运冠军走进基层,走近市民,主要是为了号召更多的市民参与击剑知识学习、参与击剑健身运动,加大击剑运动在安徽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安徽击剑水平的提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