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合肥新站区三十头社区方岗村居民们,即将搬迁,舍不得丢下这四百多年的古井,他们说:“不保护好这口古井,对不起挖井的先人。”
如今古井依然清澈见底,砖砌的井壁上长满青苔,井框上留下了深深的凹痕。村民反映,大旱之年水都不干,是口“救命井”。
村民们赞叹古井,既是怀旧之情,也是反映了古井的呐喊与沉思。作为村民的饮水井,可能已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个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倒是值得珍视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在发展,“拆”字不可避免,有的名人故居或古迹,也往往难逃一“拆”。据报载,天津的弘一法师故居、无锡的钱钟书故居,都是经过两地的政协部分知名人士呼吁、奔走,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拆”容易得很,就在挥手之间;也有的在误拆以后又重建,那是制造假古董;也还有的为了争名人故居(出生地)落户本土,大兴土木盖楼台,为旅游名胜增添光彩。这又有多大实际意义,天晓得!
一井,一寺,一古树,一古民居,尽量地把它保存下来,那是传统文化延续的一个方面。我记得,在1959年深秋,前“苏联共青团代表团”来合肥访问,客人们走到宿州路北端的时候(似在今庐州烤鸭店附近),那石板铺的路面上,当年独轮车的辙痕,依然清晰可见。有位外宾说,这条古街今后不妨保留下来,作为“街道历史展览馆”,让后人看到新旧社会的变化。还有的说,列宁格勒(即今圣彼得堡)的有一段街道的路灯,还是沙俄时代的,虽然式样陈旧一些,但它反映了历史。我当时作为一个随行记者,所见所闻,至今还有些印象。
一个城市就是一座视觉学校。
莫让一个“拆”字,轻易地抹掉了一个城市的某些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