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晓莉,独自经营着一家投资公司,是个令人羡慕的女强人。可“荣耀”光环的背后,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她自去年注册成立公司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以高息为诱饵,向上百名亲戚、朋友借款达3000余万元,最终被人举报而案发。近日,省城警方成功破获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80后女老总晓莉已被刑事拘留。
举报:生意人中了高息借款圈套
今年9月7日,不断有市民向警方举报称,安徽吉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存在问题。报案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被举报人关系密切,不是亲戚,就是朋友,这些人都是背着家人投资的,有的甚至到案发时还没让家人知道。
胡先生是晓莉的远房亲戚,在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晓莉在省城经营一家投资公司,前景很好,苦于缺少运作资金。在晓莉身边人的一番游说下,胡先生很爽快地拿出15万元,与晓莉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双方约定月利息2.2%。最初几个月,晓莉均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但最近三个月,一点消息也没有。
“做生意,相互借贷很常见,可对方不仅没有利息,连个说法也没有。”从事商贸生意的胡先生隐约感觉不对劲,经多次联系,对方均以项目正在实施、回款跟不上为由,推辞延缓支付利息。“会不会是中了什么圈套?”胡先生思索再三,向警方如实讲述了心中的疑惑。
调查:搜获大量借款合同
案头摆放着一叠叠举报者的诉说材料,让经侦民警的心弦绷紧了许多,“正如大多数受害者举报的那样,安徽吉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涉嫌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开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接报后,省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制订缜密侦查方案展开工作。专案民警初步侦查了解到,该公司成立才一年多时间,经营范围涉及咨询、融资、项目投资等多个领域。1980年出生的晓莉作为该公司的总经理,有着诸多“优秀”的头衔。
“我们进入公司时,他们丝毫没有察觉,仍在忙业务,所有投资明细等资料都被我们查获。”经侦民警说,9月8日上午,当场搜获的《借款合同》非常完整,对迅速定案起了决定作用。
当经侦民警出现时,晓莉昔日的“迷人微笑”荡然无存,轻声叹息了一句:“游戏结束了。”
真相:一年多非法吸金三千万
面对一串串枯燥的数字,办案民警不厌其烦,仔细核对,终于查明,自注册公司一年多时间,晓莉以个人名义,向其身边的亲戚、朋友及其他人借款,并许诺每月支付2%到6%的利息,非法吸收资金达3000余万元。此案涉及受害人达上百人,借款金额几万、几十万不等,其中有一名受害人宋先生借款金额高达近百万。
据办案民警介绍,晓莉之所以屡借屡得,首先靠的是生动的借口。其借钱的手法几乎都一样,对每个人都说,“好项目,前景广阔。”取得信任后,晓莉以高息为诱饵,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疯狂吸金。事实上,该公司的业务难以支付给借款人高额回报,直接导致其“非吸”金额的急速膨胀与恶性循环。
目前,晓莉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其他涉案人员及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提醒:这10种活动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较为常见的非法集资方式,给不少受骗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此,警方根据经验梳理,以下10种活动,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规避风险。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保管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4、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8、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9、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10、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