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片 城市灵魂
2012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化名片 城市灵魂

 

文化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不仅能丰富城市的内涵,而且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淮南土生土长的文化,《淮南子》、豆腐、花鼓灯、推剧、少儿艺术等承载的文化信息极其丰富,真切地反映了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方方面面的状况,受到了淮河流域广大群众的欢迎。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打造出了淮南一张张夺目的文化名片。

淮南子:对中华文化进行全面透视

淮南的文化,绕不开刘安。

公元前164年,当汉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兄弟三人时,不会想到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的刘安,日后会发明中华美食——豆腐,更想不到在刘安的手上,一本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的问世。

刘安,不是个普通的皇家人。从小,那些男孩子喜欢的骑马、打猎被他所摒弃,读书、学艺、弹琴,才是刘安的爱好。尤其是,他居然热衷于道家黄老之术。有个故事就很能说明他的才情:汉武帝曾专门召这位皇叔来长安撰写《离骚传》,清晨下达了诏令,刘安中午就把《离骚传》给写好了,汉武帝看过后连声称赞。

安徽《淮南子》研究会副会长张子贺说:“当才华横溢的刘安来到封地时,自然会让它成为名士荟萃的文化中心。一时间,他的爱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而闻名前来投奔的门客最多时达到数千人。”

而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晋昌等八位高人更是成为刘安的座上宾,后史称为“八公”。

那段时间,如果经过淮南王府,会或多或少地听到“八公”与刘安正高谈讲学、炼丹之事,而且还经常与他进行为政、治学以及做人的讨论。闲暇之余,大家还在八公山吟诗作赋,形成了文学史上的“淮南小山”文学集体。

刘安博学多才。他的爱好,分布在科学、文学、哲学、音乐等众多领域中。因而,他的门客,无不是儒、释、道及各家俊士。久而久之,在刘安的集结之下,各人合力写成了传世之作《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细数下来,《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20余万字。又著诗歌《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

这些篇章里,内容包罗万象。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神话传说等,无一不及。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篇》21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而外书的失散,这与后来王室倾轧淮南王叛乱被诛,书被禁毁可能有关。

《淮南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刘安则被公认为是名副其实的“主编”, 他既作了学说上的修订,也作了文体上的修订,但初稿中的个人风格全部保留。我们不知道,《淮南子》的哪一篇是他亲自撰写的文章,可书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斥他的个人思想。

每个人读《淮南子》,它既能帮你理解儒学文化,也能帮你理解后来所谓诸子百家的各种观点由来。这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如果想从其书中引出只言片语,来证明它是道家学说,也可照样引他其中的只言片语来证明它也是儒家、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医家、阴阳家。

所以,说它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全面透视的一本书,不为过。

至今,《淮南子》中的思想仍值得借鉴和践行:它提倡尊重自然、顺应社会规律,强调民为国本、国为君本、反对苛政、爱民恤民的民本思想,灌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修身养性理念,还有贯穿于全书的借古讽今、扬清激浊的批判精神……

淮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徐启超说:“《淮南子》是淮南人的骄傲。但凡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没有未接触过它的。因为很多人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得心应手’、‘雪中送炭’、‘塞翁失马’、‘掩耳盗铃’等等成语都出自此书中。而‘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一些神话故事也同样出自《淮南子》。甚至于连UFO(不明飞行物),2000多年前就在书上有所记载。不识字的农夫,也会按照它所记录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

豆腐:超越饮食概念的传统文化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作有八首素食诗,其中一首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豆腐为“淮南术”的。

刘安在八公山炼丹时,偶尔将石膏点入丹母液(即豆浆)之中,经化学变化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

豆腐被发明之后,技术逐渐扩散外延,世人因此学会了制作豆腐之术,并代代相传。

时至今日,用豆腐烹制的豆腐菜肴,都是人间美味佳肴。民众喜爱豆腐,称用豆腐烹制的菜肴为“国菜”。 而八公山豆腐,质密细白,既嫩且韧,色味俱佳,以清、净、香、雅著称,四季可食。

春季吃豆腐,健脑明目,使人生机勃勃,有“常吃豆腐不求医”之说。

夏季吃豆腐,清凉解表,对消化不良、饮食不振有特殊功效。古人云:“美食含情。”

秋季吃豆腐,和胃益气,增强体质,有“宁丢累世宅,不忘吃豆腐”的说法。

冬季吃豆腐,宽肠降浊,补身健体,俗语曰:“冬天进补,春天打虎。”

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而且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演绎至今,豆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且是一种超越了饮食本身概念的传统文化,其内涵极为丰富。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次是元代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弘扬,淮南将每年的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

花鼓灯:乡土味的“东方芭蕾”

看到它,你就会明白,这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有歌有舞有戏剧: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从宋代起,就在淮南的凤台一带流传。

相传,它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它——花鼓灯。

在淮南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姚尚书的眼里,这个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艺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乡土味十足。还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走来,凤台花鼓灯走过不同寻常的路。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可谓历经曲折,跌宕起伏。值得一提的是,民国28年秋,陈敬之、宋廷香等艺人把花鼓灯“后场”及有关戏文加以民间弦管伴奏,使群众更加喜爱,称其为“弦子灯”。

民国29年至民国38年,花鼓灯歌舞逐渐被“弦子灯”所替代。

1978年后,花鼓灯艺术逐渐恢复生机。直至今天,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已传播到日本等13个亚洲国家以及法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推剧:仍活跃城乡的稀有剧种

半个世纪前,闲暇之余最爱看花鼓灯表演的淮南百姓们,惊喜地发现,有一个稀有的地方剧种逐渐浮出水面。它,就是推剧。

推剧与花鼓灯并称为淮南艺术的姊妹花,说起推剧由来,当然要谈到花鼓灯。

艺人在玩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灯舞后场小戏的制作力度,使后场小戏越来越精彩,吸引观众,逐渐成为凤台流派花鼓灯音乐唱腔,这就是雏形初现时的推剧。

过去的推剧只是以花鼓灯的形式,在地摊上演出,唱腔只有反复四句,十分单调,剧目虽然大多活泼清新,充满生活情趣,但底子单薄,总共有四五十出戏。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凤台沦陷。盛行一时的花鼓灯歌舞因战乱冷落下来。为谋生计,艺人陈敬之、宋廷香等组班到霍邱玩灯。在此期间,向戴张集艺人白玉山(艺名:白穗子)学会“清音”调,并使用凤台方言演唱,强烈的地方色彩被称为“一条线调”。

1951年8月,在皖北戏曲研究会上,根据“一条线调”四句一反复(推来推去)的特点,给其定名为“四句推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专业剧团的建立,在出席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期间才被正式定为“推剧”。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表演——花鼓灯,声腔——扬琴,再加上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

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群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歌颂民风纯朴、爱情自由、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美好的社会风尚,展现沿淮地区人民的礼仪风情和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少儿艺术:遍地撒香的小荷风采

这是一个在别的城市所没有的独特文化现象:每年有2万名(或以上)少儿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培训。全市80%的小学、幼儿园配备舞蹈训练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或艺术活动室,开展少儿艺术活动。市青少年宫每周参加艺术培训的少儿不少于2000人(次)。全市社会力量兴办的少儿艺校和培训班有130多处。全市有较高水准的少儿艺术团6个。每年涌现400多个新创新排的舞蹈、合唱、声乐器乐和戏曲节目及大量少儿美术书画作品。

说起这些成绩,淮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孙献光很是自豪:“这是淮南少儿艺术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80年代,少儿艺术在淮南起步,现状是当时在全省的地位处于中等偏下。而这时,淮南市青少年宫的诞生,让少儿艺术从此在这个城市根繁叶茂。

1989年创编的少儿舞蹈节目《大花场》、《快乐波尔卡》,在全国一炮打响,首次获得两项全国大奖。

10年时间,足以让一个艺术形式发生巨大的转变,比如说以田家庵区为代表的少儿艺术节。在这个时期,淮南市幼儿舞蹈节目连续三年在全省破格荣获三届“特等奖”,并在全国和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其间,涌现出田家庵区三幼、市直幼儿园等一批名校名园,在全市形成一个“大兵团”作战的宏大场面,成为淮南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从1987年少儿花鼓灯舞蹈《抢板凳》首次走出国门,赴土耳其参加“国际儿童艺术节”演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少儿舞蹈节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998年少儿舞蹈《对花》作为当年全国惟一一个少儿舞蹈节目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大舞台;2003年春节前夕,近百人的少儿艺术团赴京参加“全国2003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淮南少儿舞蹈节目占据了整台晚会的半壁江山。

这只是取得骄人成绩的小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包括少儿舞蹈、音乐、器乐、美术等在内的淮南少儿艺术节目在国际上参赛获得金奖的作品有20多个;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有100多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0多个,二等奖80多个;获得省级一等奖的节目也有200多个。

这些,都标志着淮南少儿舞蹈在文艺百花园里的独树一帜。

2007年11月30日,由中国文联、全国妇联、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儿童中心、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国际少儿艺术节正式拉开大幕。自此,这场国际性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办了六届。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