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路多,路名也很多,究竟这些新的道路名称是如何清晰划分的?据合肥市原地名规划编制办公室主任金刚介绍,此次道路命名划分为皖北地名命名片、皖南地名命名片、皖东滁州市命名片、皖西地区命名片4大命名片以及全省16个市的16片命名区域。
其划分按照同安徽省地名实际地理方位相对应的原则,淮河路以北为皖北地名命名片,长江路以南为皖南地名命名片;胜利路以东为皖东滁州市命名片;金寨路以西为皖西地区命名片。
“江淮之间皖中地区的蚌埠市、淮南市、巢湖市地名,按实际地理方位应编排在淮河路和长江路之间,但由于此片是老城区,无新建道路,无处命名,故在不打乱全局的前提下,作出特殊安排,蚌埠市地名编排在北一环路以北、新蚌埠路两侧狭长地带;淮南市地名编排在淠河路以北、四里河路两侧通往淮南市的出口区域;巢湖市(区划调整前)地名编排在巢湖东北岸边,即肥东县与巢湖市接壤之处”。
(全省式)“大路”跟着全省地名“走”
据介绍,在此次新道路名称命名过程中,分层次地实现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采用的地名主要是全省山岳、水域、著名乡镇或纪念地、历史遗存、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历史名人或其出生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所使用的名字必须要在全国或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必须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自然内涵,能够做到每一个名字里面都有一段故事,或有一点文化。
(专题式)“组合拳”打起来也更好看
同样,专题组团式命名也是此次的一大特色。主要用于长度较短、基本不跨区的支路命名。“这些组团较受市民欢迎,且使得全市的路名更多样化”。
据介绍,专题路名组团有以景点为主题,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山景点组,蜀山产业园的天柱山景点组,肥东龙塘的琅琊山景点组,紫蓬镇的紫蓬山景点组,高新区的浮山景点组;有以树木、花卉为主题的,如森林公园的“四季常青”组(春梅、夏荷、秋葵、冬青、四照花、月季、常青藤、青竹)。
另外还有肥东临巢湖长临河区域的“巢湖八景”一组,北部组团的古代货币一组(五珠、通宝、交子、贝玉、榆夹路),职教基地的古代科学家一组(鲁班路、毕昇路、蔡伦路)等等。
(守旧式)小街巷命名对老路名不动
此外,小街巷的命名坚持1953年的做法,对原老路名基本不改动,并继续挖掘历史老名,搜集街坊俗称,采用当地居民的习惯称谓,丰富街巷的街坊文化,进一步保护好合肥市的历史遗留,比如演武路、荷叶地路、磨坊路、螺蛳岗路、柳阴塘路、宋斗湾路、丙铺路、潮城路等。这些历史老名占全部路名近三分之一。
所以,也请广大市民不必担心咱自家当地形成的“传统”被破坏。
(领军式)以具有时代色彩词汇命名
之所以被喻为“领军式”的命名方式,自然也寓意着是起着领军作用的一个层次,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对合肥全市路网六大组团各选择一组骨干道路,以具有时代色彩的词汇命名。
如东部组团的宏图大道、天工大道(化工产业园)、龙兴大道;西部组团的科学大道、创新大道、长宁大道;西南组团的江淮大道、丰乐大道、方兴大道。除此还有振兴路、创业大道、东风大道等。
(特殊式)全国地名命名为我所用
滨湖新区作为特殊命名区,为了展示合肥市将跻身全国大都市行列,采用了全国地名命名。南北向道路以省名命名,东西向道路以省会城市名称命名,并按实际地理方位排列;同时又选择少量全国著名山岳、江河湖泊,编排在位于省名或省会名称命名的道路附近。
而为了保护滨湖新区历史,也选择了一些当地老地名用在路名上,如骆岗路、烟墩路等。“一幅完整的滨湖新区路名图,除个别外,就是一幅全国地图,市民或游客只要遵照实际地理方位寻找道路,很容易找到。”
路名讲究个性, 更讲究文化底蕴
给孩子起名字,要父母喜欢,还要讲究寓意。给道路起名字同样也是要具有内涵的。昨日合肥市规划局交通处处长汪路说:“给道路起名字,是要讲究一些‘规矩’的。”
给道路命名,目的非常明确,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突出路名指向和定位功能。路名用字要少而精,专名两个字最佳。注意读音效果,朗朗上口。地名的方言,谐音要避免雷同重复、同音近音、歧义和赶时髦。
此外,地名是一种文化,应该将“先进文化”纳入地名之中,一个好的地名不仅要准确生动,被群众认可,而且要上品位,有内涵,体现地域特色。因此,此次命名,对全省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也都尽量收于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