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陈万霞的感恩与困惑
你走的急,我的娃替你尽孝
下一篇4 2012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美教师”陈万霞的感恩与困惑

星级记者 桑红青/文 倪路/图
领奖归来的陈万霞
 

2011年“最美合肥人”、2012年“中国好人”、2012年安徽省“江淮好老师”、“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集这所有荣誉于一身的人叫陈万霞,她是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校长。对乡村留守儿童六年如一日的付出,陈万霞的事迹经媒体连续报道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她也因此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荣誉。昨天下午,她从北京领回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证书,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言语间透露出成名后的“感恩与困惑”。

之恩:“我一直心存感恩之心”

8月31日中午,就在各校都忙着开学的时候,陈万霞不得不赶往北京领奖,她此次获得的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授予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荣誉,此次获奖的共有10人,陈万霞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安徽教师。

“现在我们学校终于有自己的大楼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也都齐全了。”陈万霞说,仅今年暑假学校就同时开展了10项工程,投入了200万元,目前除了综合楼工程没有完成,其他九项工程均已经完成了。学校硬件条件改善了,陈万霞说她一直心存感恩之心,“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自己学校的孩子可能还在破旧的校舍内上学呢!”

之困: 办学资金管理“很头疼”

除了感恩,记者昨天在采访陈万霞时,她也透露出自己的“困惑”。陈万霞说,现在社会上给学校捐款、捐物,社会上肯定也会有其他的“杂音”,毕竟自己办的是一所民办学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我是希望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但这肯定要有个过程,所以现在压力很大。”如何使用来自社会的善款?收到各界捐赠的物品如何使用才合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陈万霞感到“困惑”。

除了资金管理的困惑,陈万霞还有另外一个困惑。陈万霞说,由于自己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自己的名气大了,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也多了,各种特殊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陈万霞的学校。“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父母遗弃的儿童。”陈万霞说,自己学校的孩子95%都是留守儿童,在310多个孩子当中,有40多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但这些孩子多数都是附近的孩子,如果省内外的孩子都汇聚一起,将来他们毕业了怎么办,谁来负责他们上初中、高中、大学?这其中不乏确实有困难的孩子,但也不排除有其他意图的“家长”,在“收”与“拒”之间也让陈万霞很困惑。

“因为事情太多,我的课今年也停了,这让自己很舍不得。”陈万霞说,自己过去一直代课,语文、数学等学科都是自己教,但因为社会事务性的事情增多,今年暑假教务主任找到她,说怕影响孩子教学进度,从秋学期开始不让陈万霞代课了。

之累: “我妈妈比以前忙多了,她太累了!”

8月31日陈万霞到北京领奖时正值她的学校开学,学校里的事情“千头万绪”。陈万霞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走的时候非常不放心,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自己的电话响个不停。她说,自己一个暑假没有休息一天,因为学校暑假在搞建设,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忙。

“我妈妈比以前忙多了,我每天也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能见到她,我妈妈太累了!”昨天,陈万霞的女儿钟韬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对母亲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忙。钟韬玉说:“以前的寒暑假,我妈妈还可以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但现在忙得几乎是见不到人了。”钟韬玉说,自己和哥哥今年都同时考上大学了,本来她妈妈说带他们出去旅游一次的,但眼看都开学了,还是没有排上“档期”。

据钟韬玉透露,她妈妈的事迹被报道后,从今年春节到现在,记者采访、企业捐赠、领导慰问成了她妈妈每天必须面对的事情。钟韬玉说,自己一家子都住在学校,几乎每天都有记者到学校联系采访事宜,这些事情占用了她妈妈大量时间。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